丁薛祥出席第二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
习近平回信勉励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
李强出席这一开幕式,释放重要信号
全国人大代表张伯礼:让古老的中医药...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最新通报!8人被...
张伯礼:“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疗...
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营造有利法治条件...
爱国主义教育法表决通过,自明年元旦...
中方办宴,普京与中方高层并排入场,...
习近平致欧美同学会成立110周年的...
自贸试验区十年建设驱动高水平对外开...
  >>  

联系我们:
《法制新闻联播网》由“一带一路法律专家委员会”“法治政府建设研究中心”主管。由《法制新闻联播网》编委会主办。由国源智库国际战略发展研究中心联办。
本网编委会,是由国家部委领导和公检法系统专家,新闻媒体行业资深人士组成。
本网以立足政法,宣传法制。弘扬正气,鞭挞丑恶。
开阔视野,警策人生。刊登各类法学理论,探索依法治国。本网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政法,纪检,监察,律协等相关部门协作;新闻信息互传联动。
办公地址:北京西城区月坛北小街13号院
投稿邮箱:f z l b w l @163.com

 

本网站声明
本网信息员闫海生,编号为:fzxwbwoo16号,采编证丢失,特此声明公告作废。
《法制新闻联播网》编委会
 2019年6月1日

 

当前位置  >> 首页 >> 
 
自贸试验区十年建设驱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发布时间:2023/9/17 浏览次数:1416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就在本月,我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工作走过了整整十年的历程。十年的自贸试验区建设为我国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充足的新动力。自贸试验区是我国继经济特区、开发区、产业园区之后的又一个重要改革创新平台。十年来,经过六次扩容,截至目前,我国已有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基本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新动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新活力。

近日,一台用于工程机械的进口再制造发动机在海关的监管下,运抵上海自贸试验区。这也标志着全国首单“重点行业再制造产品进口试点”顺利落地。

今年6月,作为最新的制度创新举措,国务院发文明确在上海等自贸试验区率先试点开展重点行业再制造产品进口。再制造是指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将废旧产品利用技术手段进行修复和改造成为新的产品,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但在以往的实际操作中,我国一般将再制造产品认定为旧件,像发动机等被列入禁止进口旧机电产品目录的再制造产品无法实现进口。得益于自贸试验区开展的部分再制造产品进口业务试点,这一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得以加快发展。

试点再制造进口企业主管 陈朝平:就拿我们今天进口这台再制造发动机来讲,成本相比新生产一台发动机,可以节约50%的成本。70%的旧件可以再回收利用,排放物这一块可以节约80%。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研究员 黄抒田: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基本要求是可复制可推广,其重要作用是通过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府职能转变,金融开放创新和法治化建设等领域先行先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探索新路径,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同时也为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提供新样本。


自贸试验区:占地少 产出高 贡献大

接下来我们通过三个问题来了解自贸试验区十年建设是如何为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驱动力。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绩?数据显示,2022年,21个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2225.2亿元,占全国的18.1%。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863.4亿元,同比增长53.2%。21个自贸试验区实现进出口总额7.5万亿元,同比增长14.5%,占全国的17.8% 。2023年上半年,21个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1300亿元,同比增长8.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9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21个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实现了占全国18.4%的外商投资和18.6%的进出口总额。更重要的是,十年来,这些自贸试验区在制度创新上探索出一大批新成果,并得以复制推广。

十年来,自贸试验区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充分发挥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的作用,成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制度型开放的生动示范。截至目前,21个自贸试验区十年来累计已有302项制度创新成果得以复制推广,充分发挥了自贸试验区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研究员 黄抒田:近年来,我们看到各地自贸试验区开始尝试差异化探索,比如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像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前海蛇口片区推出的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纠纷的机制。还包括海南自由贸易港,它在去年推出了我国首张跨境服务贸易领域的负面清单。这些制度创新成果应该说,有效支撑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高质量发展。

十年来,我国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推出了一系列首创性实践,持续引领对外开放。《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经过7次缩减,对外资的特别限制措施由最初的190条压减到27条,实现负面清单制造业条目清零。

上海自贸试验区十周年建设成果引人关注

说到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成就,就不得不提上海自贸试验区。十年前的9月,作为我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式揭牌运行。因此上海自贸试验区的10周年建设成果格外引人关注。

十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坚持要素市场化改革方向、增强全球资源要素配置能力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制度创新成果。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主任 朱芝松:在国家层面复制推广的302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中,近一半源自于上海首创或同步先行先试,充分发挥了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

上海自贸试验区通过实施全国首份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对境外投资一般项目实行备案制、高水平建设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全国首创性的投资贸易制度创新,为国家推动高水平开放、与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相衔接探索了路径、积累经验。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 申卫华:截止到去年底,浦东新区实际累计实到外资已经到了750亿美金,(累计外资)注册资本超过2000亿美金。货物贸易规模从2013年的1.5万亿到了2022年的2.5万亿,10年间增长了万亿的规模。

下一步,上海自贸试验区将继续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根本要求,在更深层次开展更大程度压力测试。

如何评价我国自贸试验区十年建设成绩?

接下来是今天的第二个问题:如何评价我国自贸试验区的十年成就?来听听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的分析。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表示,十年来,自贸试验区深入实施改革先行先试,推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突出成就,已经成为我国制度创新的“试验田”和经济发展“增长极”,成效巨大。

首先,自贸试验区在制度创新上发挥了“领头雁”效应。10年来,先后成立的21个自贸试验区推出了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试点。这些改革涉及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事中事后监管、国有企业等方面。

而且,不同的自贸试验区根据自身特点提出了有差别化的改革探索,在改革路径上也实现了从“碎片化”的改革创新到制度集成创新的改变。总之,十年来,自贸试验区发挥着敢为人先、先行先试的作用,为全国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宝贵的经验。

其次是自贸试验区打造了吸引外资新高地,为我国外资外贸发展提供了积极作用。10年来,21家自贸试验区无论在吸引外资、进出口总额,特别是体现高质量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吸引外资等方面都取得了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作用。同时也在自贸试验区里打造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准的产业集群,这些都为我国对冲国际冲击,稳定外资外贸大盘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自贸试验区跨省协作 构建开放新格局

今年既是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同时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一带一路”倡议和自贸试验区是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两大最重要战略。十年来,我国各自贸试验区不仅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并积极搭建跨区域自贸合作“朋友圈”,实现优势互补,主动服务区域协调发展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在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跨境电商工作人员正在为一批进口商品办理调拨手续。在通关手续办结之后,这批商品将调运至700公里之外的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以满足当地的消费需求。

某跨境电商企业负责人 关蒙:如果本地仓来不及补货或者供货能力不足,就需要从其他区域调拨库存。我们在黄河流域分布了30多个仓,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这些也成为我们经常调入调出的仓库。这种方式满足我们快速补货的需求,降低物流成本。

去年(2022年),由山东自贸试验区发起成立了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包括山东、河南、四川、陕西、山西、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9省(自治区)自贸试验区12个片区和15个经济功能区,旨在发挥自贸试验区资源优势互补。海关总署授权青岛海关牵头开展黄河流域海关关际合作,推动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内的跨境电商之间实现货物通关便利化。

青岛海关口岸监管处副处长 林元:我们打造了“陆海联动、海铁直运”监管模式,赋予内陆港码头前沿的功能。出口货物在内陆海关完成申报查验放行后,可通过铁路直达青岛港装船离境,每标箱可节约运输费用约400元,境内综合运输成本下降近20%,强化了对黄河流域的辐射带动。

青岛海关首创“陆海联动、海铁直运”新模式,货物通过铁路运输到青岛后直接装船离境,每票货物通关时间由原有的20小时缩短为3小时。除了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之外,我国其他地区的自贸试验区也在积极探索跨省跨区域自贸联动:长三角自贸联动目前已被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则是我国首个跨省域自贸共建平台;京津冀自贸试验区联动合作推动更高质量协同发展。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 研究员 黄抒田:自贸联盟的成立和运行,应该说它们的功能特色更突出,能够更加聚焦国家所需,立足于区域所长,回应市场的所盼。能够在自贸试验区进行差异化探索的同时,做到长板的共享,让各地自贸试验区的要素通畅,资源集聚,更好支撑自贸试验区协同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我国21个自贸试验区,初步形成既有沿海、又有中西部、也有东北还有沿边的东中西协调、陆海统筹的自贸试验区发展格局。既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重大战略,又服务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兴边富民五大板块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自贸试验区如何持续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今天的第三个问题:自贸试验区未来如何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继续听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的分析。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表示,首先还是要继续推进高水平开放平台建设。面向未来,自贸试验区还要担负更加重要的使命。近日,《自贸试验区重点工作清单(2023—2025年)》印发,明确未来三年相关自贸试验区的工作重点进行了部署,包括重大制度创新、重点发展产业、重要平台建设及重大项目活动等。

其次,还要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制度型开放是一种高层次的开放,是我国实现高水平开放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扩大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对接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DEPA(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经贸规则,特别是对其中的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等相关规定,研究改革举措。在这方面,自贸试验区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最后,要改善营商环境。要以国际高标准、高水平为标杆,持续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全力打造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把中国打造成更好的投资热土。


 
人民网 |  中国网 |  新华网 |  中国新闻网 |  新京报 |  中国法学会网 |  中国政法大学网 |  民主与法制网 |  最高检察院网 |  最高法院网 |  公安部网 |  司法部网 |  国务院法制办网 |  国家新闻办网 |  中央宣传部网 |  中国网 |  中央台央视网 |  光明日报 |  经济日报 |  人民法治 |  记者观察 |  中国反腐法治网 |  北京天一堂医药科技研究院 | 

关于本站 - 广告刊例 - 战略合作 - 区域代理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法制新闻联播网 
主管单位:法治政府建设研究中心   一带一路法律专家委员会   主办单位:法制新闻联播网编委会  京公网安备1101110212025号

版权所有:北京五湖四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法制新闻联播网   投稿邮箱:
fzlbwl@163.com   地址:北京朝阳区西大望路合生财富广场写字楼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