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薛祥出席第二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
习近平回信勉励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
李强出席这一开幕式,释放重要信号
全国人大代表张伯礼:让古老的中医药...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最新通报!8人被...
张伯礼:“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疗...
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营造有利法治条件...
爱国主义教育法表决通过,自明年元旦...
中方办宴,普京与中方高层并排入场,...
习近平致欧美同学会成立110周年的...
自贸试验区十年建设驱动高水平对外开...
  >>  

联系我们:
《法制新闻联播网》由“一带一路法律专家委员会”“法治政府建设研究中心”主管。由《法制新闻联播网》编委会主办。由国源智库国际战略发展研究中心联办。
本网编委会,是由国家部委领导和公检法系统专家,新闻媒体行业资深人士组成。
本网以立足政法,宣传法制。弘扬正气,鞭挞丑恶。
开阔视野,警策人生。刊登各类法学理论,探索依法治国。本网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政法,纪检,监察,律协等相关部门协作;新闻信息互传联动。
办公地址:北京西城区月坛北小街13号院
投稿邮箱:f z l b w l @163.com

 

本网站声明
本网信息员闫海生,编号为:fzxwbwoo16号,采编证丢失,特此声明公告作废。
《法制新闻联播网》编委会
 2019年6月1日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世界最早的契丹人力车成为靓丽“风景线” 作者 犁夫
 发布时间:2020/6/27 浏览次数:866

●辽代上京城,繁华无比,商贾云集,茶坊酒肆,热闹非凡,人力车往来期间。

●人力车夫,拉人送人,靠脚力挣钱糊口。等客的时光,漫长而又悠闲。

●人力车最早在1869年,由到日本的美国传教士,强纳森·斯科比所发明,最早仅

是个人在横滨街上使用,但很快即开始在当地流传使用,在几年之间已经成为日本

大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辽朝(公元907年—1125年),北宋(公元960年—公元

1127年)屈指算来,辽契丹出现人力车,应该早于世界900年左右。

●契丹车舆的形制构造,宋朝外交家、科学家沈括曾亲眼目睹。沈括对契丹车兴趣

浓厚。


 

人力车,又称作黄包车,是一种依靠人力的交通工具,一般有两个轮子,上有座位

可坐一到二人,由一个人在前面拉行。人力车主要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汽车尚未

发达的时代,在亚洲各国的城市地区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20世纪后半以后其交通工

具的功能,逐渐被三轮车或机动三轮车所取代,现在主要是在观光景点使用。


       

       

清康熙本《孔子问答小儿论》插画即出现后推型的人力车。有别于需站在车上的马

战车,可供长者乘坐的两轮车,不晚于汉代出现,即所谓的“安车蒲轮”。


      

           

         


出劳力的人力车夫的生活一般都辛苦,但搭乘人力车的价钱很便宜,人力车可以进入

许多较窄的巷弄,因此成为市民主要的交通工具。人力车夫以拉人力车维生,大多是

下层贫民。著名小说家老舍所著的《骆驼祥子》之中,便描写了北京的人力车夫的生

活。


“人力车,早在辽代就有了,辽都故地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在文物普查过程中,在

富河镇富河沟村北3.5公里的哈拉海场沟里发现一座早期被盗砖室辽代壁画墓,墓道

两壁绘有人物的壁画,由于墓道夯土回填坚固,所以壁画保存完好,色泽鲜艳。旗文

化局组织博物馆有关同志对壁画进行抢救性揭取。经过艰苦野外工作,已成功揭取,

整理展出。壁画共为5幅,墓道南北两壁各两幅,墓门北侧残留1幅,内容分别为备

饮、备食和仪卫人物。人物造型简练、形象生动,是目前发现较为优秀重要的辽代壁

画作品。特别北壁发现一幅木制人力车和车夫形象,这是在辽代壁画上的第一次完整

出现……”辽金史研究专家、辽上京博物馆王清煜老师介绍说,巴林左旗是辽文化的发

祥地,是契丹民族建立大辽王朝诞生地。这次壁画的发现,对于研究辽代历史和风俗

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完整的木制人力车,这在辽代壁画中还是第一次出现,为研究

辽代契丹贵族郊游时使用的“胡辇”提供了实物形象,填补了史料空白。




王清煜老师介绍说,契丹是居住在我国北方的一支游牧民族,最初分布于辽河以北,

后来进入辽河流域,开始向北魏纳贡,后来归附于唐朝。公元十世纪初,建立辽朝,

统治着整个东北和华北一部分地区,并与北宋分庭抗礼。在219年的历史长河中,为

中国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开辟了新纪元。建国前,契丹人过着半农半牧的生

活,他们畜牧畋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徒随时,车马为家。建国后,契丹人仍然保留

着游牧生活方式。驼车,是契丹人游牧出行、货物运载、行军打仗等重要的交通工

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王清煜老师介绍说,我国首次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富河沟门北的哈拉海场沟里辽

代砖室墓壁画北壁,壁画中绘三名契丹青年两名契丹侍女,其中蹲踞而坐,抄手放于

膝盖上的的契丹青年。在他的身后有一木质小车,可以断定其为车夫。小车较窄,只

能容纳一人乘坐,车辕较细,车轮较小,但高于车厢。车辕前端有红色漆棍相连接,

且有绳索固定,可能为人力车夫的辅助工具。车厢上装有圈状靠背。人力车可能为墓

主人的专属出行工具。虽然车辆形制较简单,体态较小,但制作精细。装饰虽不能与

以牲畜为动力的车相比,但是五名男女侍从的配置也非一般人可以拥有。所以可以推

测出墓主人也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贵族阶级。


王清煜老师又介绍说,体弱或者是生病的官员也可以乘坐小车上朝。说明人力车用途

也不唯一。随着宋辽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多,契丹族开始效仿中原地区人民的生活方

式,在短途出行与参观游览时,乘坐简单灵活的人力交通工具,而人力车的原形可能

是结合宋代的肩舆、腰舆、竹舆、篮舆等无轮的需要人力抬起的出行工具和有轮子的

山地交通工具山轿等人力交通工具而改制,以适应契丹族的生活环境。根据壁画内容

推测,其乘坐对象可能为贵族,辽墓壁画中罕见人力车,主要是由于人力交通工具在

契丹族游牧生活方式里发挥其优势,所以这种人力车在当时的辽代社会不可能作为主

流的交通工具,即使是贵族中流行使用人力车出行,但因为其过于简单,也不会将其

绘制在规模宏大的墓葬之中,小车与人力车适合游览观光,探亲访友等短距离出行,

虽然发现的数量较少,但体现了契丹车的多样性。


契丹族在中国北方广袤的草原上建立了游牧民族政权,辽契丹族以车为家 车是契丹

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汉文化的影响 ,本民族独特的

畜牧、渔猎经济和生产方式发生变化,手工制造业发展较快, 制车业是其代表产业

之一。伴随制车业的不断发展,车的种类逐渐多样化,功能更加具体化。


契丹车舆的形制构造,宋朝外交家、科学家沈括曾亲眼目睹。在《熙宁使虏图钞》

中,他留下了这样的记载,“辎车之制如中国 (原),后广前杀而无般,材俭易改,

不能任重而便于行山。长毂广轮,轮之牙,其厚不能四寸,而轸之材不能五寸。其乘

车驾以驼,上施荒帷,富者加毡幰文绣之饰。”由于“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墓葬中

的一切都要仿照死者生前的样子,因此壁画中与出行有关的内容让后人可以一睹当年

契丹车的风采。


“奚人与契丹是胞族。造车用车的历史相当久远。 ”辽金史研究专家田广林说,从现有

考古资料看,中国人用车当在夏朝之前,而西亚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有车的地方。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中国的北方民族都有着浓厚的西方背景,而契丹就是从有造

车、用车传统的北方民族社会中分化、裂变而来。与契丹有着相同族源关系的奚族和

室韦,都是善于造车的民族。古代关于奚车的文献记载非常多。奚族造车,最为有

名,所造车辆,号称奚车。奚车轮高、车厢小,适合于草原地区,一般载重量并不

大。由于契丹与奚族有着同源关系,在经济、文化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契丹车

制,与奚族相同,所以也被中原人和其他北方民族称为奚车。


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韩世明说,契丹人的车辆有一些是从中原汉地引入或由辽

地汉人制造的,但大部分是由辽地奚人、渤海人和契丹人自己制造的。韩世明介绍

说,契丹人的车有毡车、大车、小车之分。毡车可“随水草迁徙”,有毡篷,可供寝

居,实际上是流动的毡帐;大车就是沈括说的辎车,一般都是高轮大车,由驼或马来

驾驶;而小车一般是指公主下嫁所赐的 “青幰(xian)车”,或妇女出行所用的车。在

库伦一号墓壁画中,就画有女主人乘坐的鹿驾小车,作轿式顶,高轮红辕,篷周边覆

盖着帷幕和短帏。

 

犁夫创作简历

犁夫,真名李富,1963年10月1日出生,1987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

文系,文学学士学位,中国共产党党员,系中外散文诗学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

员,新华社签约摄影师,赤峰市旅游摄影协会理事,赤峰日报社记者。著有散文集

《我阅读草原》和诗集《父亲》。

犁夫先后在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十月》、《散文》、

《草原》、《青年文摘》、《微型小说选刊》、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美国

《侨报》等国内外800多家媒体上发表作品,尤其是215首同题独颂诗《父亲》,

连续在中国诗歌网上发表,轰动诗坛。多次受到国家、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表彰

和奖励。

 

 

 

 
人民网 |  中国网 |  新华网 |  中国新闻网 |  新京报 |  中国法学会网 |  中国政法大学网 |  民主与法制网 |  最高检察院网 |  最高法院网 |  公安部网 |  司法部网 |  国务院法制办网 |  国家新闻办网 |  中央宣传部网 |  中国网 |  中央台央视网 |  光明日报 |  经济日报 |  人民法治 |  记者观察 |  中国反腐法治网 |  北京天一堂医药科技研究院 | 

关于本站 - 广告刊例 - 战略合作 - 区域代理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法制新闻联播网 
主管单位:法治政府建设研究中心   一带一路法律专家委员会   主办单位:法制新闻联播网编委会  京公网安备1101110212025号

版权所有:北京五湖四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法制新闻联播网   投稿邮箱:
fzlbwl@163.com   地址:北京朝阳区西大望路合生财富广场写字楼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