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次回到故乡,一位村里年轻人问我:“听说白洋有个宝塔,塔在哪里,怎么
不见塔影啊?”
提起这个塔,说来话长。关于抛刀岭上抛刀斩三羊的故事,在我们家乡流传着多个
版本。我老爹爹听她奶奶是这样说的:古时在我们这是无名之地,来了三只羊,陆续
跑掉两只,剩下的一只白羊也想跑,一位道人知道了此事,就拔刀要斩掉这只羊,没
有斩到,道人说这只白羊命该不死,就留下它一条生命,但也不能让它跑掉。他告诉
当地住民,“你们可以在我的落刀处垒座塔,把羊镇住,它就跑不掉了”。
于是众乡亲就出钱出力,建了座六角形的宝塔,取名镇羊塔。 因这只羊被镇在河边,
后人在羊字边上加了个三点水,此地故此得名“白洋”。而这镇羊塔就成了白洋的标
志,又叫白洋塔。塔边的河流就是白洋河。 白洋最早的人家是“汤吴”二姓,我们吴氏
祖先是白洋最早的居民,这个传说应该是有些可信的。
六角形镇羊塔在我的心目中永远难忘。记忆中的镇羊塔底部直径约有7、8米,但塔身
只有三层,实际是两层高,第三层只有一圈子脊檐,总高约三十多米。原来究竟有多
高、有几层,我爹爹说她的奶奶都说不清楚,也无从知道。在儿时的我看来这是无比
的雄伟。尚存的三层塔身没有一块木料,全是用古老的青砖砌成,上无片瓦覆盖。塔
的一二层之间还隐约看见砖上雕有飞禽走兽图案。虽然历经千年风吹雨打侵蚀,隐约
还能看到。三层以上已经倒塌,在塔里可以看到顶上蓝天白云,倒塌的残砖塔里塔外
都有。可能为了安全起见,后人把塔身都用青砖封闭起来,仅留下东西两门。我儿时
经常和小伙伴们在此玩耍,做游戏,捉迷藏(躲猫猫),玩累了就躺在塔里的地砖
上,仰望着浩瀚的天空,飞来飞去的鸟雀。
宝塔是我们儿时游玩的乐园。塔的三层二层边缘残砖缝里长满杂草和杂树。这些树种
从哪来的?以后我才知道是鸟雀在外面含来野果到这里来吃,留下的鸟粪和剩下的野
果种子来年留在砖缝里生根发芽,久而久之就成了大树。印象最深的是一棵胳膊粗的
桃树和碗口粗的花红树,春花秋实,一年四季都是蜂飞蝶舞,鸟雀成群,有的就在树
枝上、砖缝里筑巢做窝,繁殖后代,于是镇羊塔上也就成了鸟雀的欢乐家园。白洋塔
离我家就二十多米路,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塔上的花草树木和鸟儿。
抗日战争爆发后,贵池城里人,江北的难民涌进白洋,有的投亲,有的靠友,无亲无
友的难民就弄来几根毛竹靠在人家的墙边支起一个草棚。江北来的何大娘一家老小四
口就住在镇羊塔里,以后就依塔搭起一个草棚,一住就是六七年。
我父亲是放竹排的,偶尔我也跟父亲放排到山外,有时也到元四双塘外婆家
去。无论去哪里,只要离开白洋,临走前总要先到宝塔,看看塔上熟悉的花草树木和
鸟雀,放排出山时就是走到几里路以外也一直是在看着宝塔的身影,远处看,镇羊塔
就像个大花盆,一年四季都变换着新装,那是我心中的伊甸园啊……直到六峯山口转
拐,什么都看不见了,还痴痴地望着。我知道看不到塔也就是真的离开家了。白洋塔
是我家的标志,是我白洋的标志。
大约是1943年,国民党川军驻扎在白洋,为修碉堡,逼保甲派民夫,把镇羊塔拆
除,几十个民夫将砖头背到贵形山顶大岗做成碉堡。不知道这碉堡在抗日保家战斗中
有没有起到多大作用。到后来,听说白洋东北邻村华岭方氏修缮祠堂,方氏族人将这
碉堡石头拆除修缮祠堂了。我华岭方有一个乌石老姐姐吴淑英(乳名新梅),每每去
她家都要经过方家祠堂北墙,情不自禁地想要摸一摸闻一闻,总感觉很亲切,因为我
白洋塔的砖头,已在这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古祠堂定居,一如我吴家姑娘嫁到方家,身
不由己了,但她总在深情地遥望南边的故乡。
我白洋的千年古塔消失了。我梦中的白洋塔(镇羊塔),我的白洋,这里有我梦萦
魂荦的爱!多么期盼,有朝一日,白洋的后人,有人能领头将这座塔重新修起,……
注:作者吴益辉,贵池白洋出生,今年92岁,现定居合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