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日报记者 李富
老哈河水长又长
岸边的骏马拖着缰
性情温顺的诺恩吉雅
嫁到那遥远的地方
海沁河水长又长
岸边的骏马拖着缰
性情可爱的诺恩吉雅
嫁到了遥远的地方
老哈河水 长又长
岸边的骏马 拖着缰
美丽的姑娘 诺恩吉雅
出嫁到遥远的地方
当年在父母的身旁
绫罗绸缎做新装
来到这边远的地方
缝制皮毛做衣裳
海清河水 起波浪
思念父母情谊长
一匹马儿做彩礼
女儿远嫁到他乡
中国优秀民歌《诺恩吉雅》那激荡悠长的韵律,如诉如泣的感情,春来秋往,蝉鸣鸟
唱,都化作风声雨声伴着河水,流向远方。久别故乡的诺恩吉雅遏制不住思乡的情
感,曾无数次地爬上高耸的山峰,遥望着东方,呼唤亲人,呼唤故乡……诺恩吉雅是
草原民族圣洁朴实美丽的化身,诺恩吉雅的故事因而被人们用沉浸着思念优美抒情的
曲调进行传颂,与此同时,人们对诺恩吉雅及其歌曲的寻访考察探讨,一直没有终止
过。
寻访考察探讨
近日,“我所知道的‘诺恩吉雅’”研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举行。来
自赤峰市巴林左旗和敖汉旗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围绕民歌《诺恩吉雅》,从歌曲
的人物原型、歌曲起源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寻访、考察、研讨和交流。
由于诺恩吉雅的出生地在敖汉旗,她出嫁和去世的地方在巴林左旗,所以,这次寻
访、考察、研讨和交流的意义非比寻常。可以说,这是诺恩吉雅“娘家人”和“婆家
人”的跨世纪的见面和交流,情谊深长。
他们寒暄,就像久别的亲人那样亲切,那样问长问短,那样关心备至。
他们似乎心有灵犀,一起想到了寻访、考察、研讨和交流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先到
诺恩吉雅生活过的地方看一看,走访诺恩吉雅的亲人和村里干部,并到诺恩吉雅的坟
茔去瞻仰和凭吊。
在巴林左旗花加拉嘎乡的鲍团村,见到了诺恩吉雅的丈夫达里扎布的侄子白音。白音
向来访者叙说了他所知道的婶子诺恩吉雅,以及家族历史。白音说,婶子诺恩吉雅长
得非常漂亮,为人和善,她虽然没有生下一男半女,但是她却把叔叔达里扎布前妻生
下的孩子视为己出,不像世俗中的“后妈”,俨然就是“亲妈”。这一点,白音听老
人不止一次讲过。白音感慨地说,婶子诺恩吉雅是个好人,为什么现在还有那么多人
歌唱她,这与她的良好的品格和为人处世有一定的关系。
白音领着前来走访的人,来到了后山埋葬诺恩吉雅的地方。这个地方,在一个山脚的
阳坡,是一个家族墓地,诺恩吉雅就埋在其中。走访考察的人们,在墓地进行了瞻
仰,听白音再一次讲述诺恩吉雅的故事。
前不久,“我所知道的‘诺恩吉雅’”研讨会在巴林左旗京西宾馆会议室举行。来自
赤峰市、巴林左旗和敖汉旗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围绕民歌《诺恩吉雅》,从歌曲
的人物原型、歌曲起源等多个角度进行研讨交流,提出了宝贵的观点。
与会人员认为,这首广为流传的中国优秀民歌《诺恩吉雅》,成功入选《中华56民族
之歌》,堪称瑰宝。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昭乌达地区、通辽地区、锡林郭勒地区,在辽
宁的朝阳地区、阜新地区,几乎家喻户晓,在宴会上,在草原,在舞台,在民间,
《诺恩吉雅》成了一张靓丽的名片。
与会人员表示,要资源共享、加强合作,联手打造“诺恩吉雅”文化品牌。
畅所欲言交流研讨
内蒙古赤峰市出版系列副编审张乃夫说,诺恩吉雅,汉意为“领子”或“领小”,
1915年出生于赤峰市敖汉旗。她是敖汉左旗王府(驻地在今赤峰市翁牛特旗乌敦套海
镇,其中“老王府或称老府”在赤峰市红山水库库区淹没区内)第十四次袭札萨克多
罗郡王亦称喇嘛王(原为永延寺喇嘛,后还俗承袭)官布扎布的独生女,为官布扎布
福晋孟氏所生。
诺恩吉雅长得俊俏、标致,文化素养高,并能歌善舞,骑得一手好马。诺恩吉雅平时
喜欢看《清史演义》《三合便览》等书,也十分喜欢《乌力格尔》(蒙古说书)等一
些曲艺本子。由于王爷家的女儿不能嫁与平民,而且她患有肺结核病,到了婚嫁年
龄,尚不能出嫁。
诺恩吉雅于1942年农历正月二十四在敖汉王府与达里扎布结婚,时年28岁。农历二
月初,诺恩吉雅与达里扎布返回巴林左旗。
巴林左旗草原传统文化协会会长敖•朝伦巴根说,诺恩吉雅的文艺素养与她舅父家的
影响有关,还与她自幼就接受汉文化重陶有关。据我们调查,诺恩吉雅自幼就喜欢读
书,不仅蒙古语学得很好,而且还饱读诗书。
诺恩吉雅来到巴林左旗后病情加重,丈夫达里扎布又经常不在家。在孤独中,她思念
家乡的亲人,思念故乡,经常哼唱思乡的歌曲,默默流泪。她不愿意住在林东街里,
喜欢在花加拉嘎的农村生活。她还经常在侍女的陪伴下走出乡下的深宅大院骑马散
心,以排遣思乡之情。诺恩吉雅对待侍女、马倌等“下人”态度和蔼,特别是她视达
里扎布的孩子为亲生子女。临终前,诺恩吉雅对达里扎布的大女儿介子(达里扎布第
一任妻子所生)说:“你姨娘我将不久人世了,我死后把我放在你妈妈的旁边
吧。”诺恩吉雅于1942年阴历八月份病故,葬于巴林左旗花加拉嘎乡鲍团村。
巴林左旗林东蒙古族中学教师、“旗志办”工作人员巴拉坦桑布说,1942年正月初
六,达里扎布备好了“九五聘礼”(九匹马、九头牛、九峰骆驼、九只羊、九十两银
子),赶着四辆四套马车带上聘礼,直奔敖汉王爷府,迎娶诺恩吉雅。敖汉旗这边,
诺恩吉雅的王兄为他俩举办了盛大的婚庆大典。诺恩吉雅的陪嫁十分丰厚,随她而来
的有春花、秋风两个随从,还有奶妈及其他佣人共7人。
张乃夫介绍说,诺恩吉雅出嫁时,把达里扎布聘礼中的一匹干草黄色马(胡拉色马)
送给她义父鲁鲁扎布。马通人性,老马识途,诺恩吉雅去世后,1943年4月,这匹马
拖着缰绳,趟过老哈河和西拉沐沦河,千里跋涉回到了巴林草原。于是,一匹黄马千
里归群的故事,很快在昭乌达草原、科尔沁草原传开了。
巴林左旗委政法委副书记、契丹辽文化及蒙古族民俗研究人员昭日格图说,《诺恩吉
雅》歌词里的“海沁河”,即河流流经呈“剪子股”形态的地形,河流支流与主流合
流地带呈“剪子股”形态,这种形态的草原,都会称之为“海沁”。发源于巴林左旗
的乌力吉沐沦河流到林东镇一带,接纳了花加拉嘎河、沙里河,“剪子股”的形态更
加明显。《诺恩吉雅》歌词中的“海沁河”,指的是乌力吉沐沦河流经十三敖包镇到
林东镇一带的地方,而且这里是从林东到花加拉嘎的必经之路,在1942年那个时代,
诺恩吉雅从林东到花加拉嘎是一定要跨过这条河流的,所以诺恩吉雅一定多次见到
过“海沁河”。至今,由十三敖包镇或林东镇去花加拉嘎,在过乌力吉沐沦河前,路
边有一个村子,名字叫“海星”,这个村子汉语名字全称是“海兴塔拉”,实际就
是“海沁塔拉”的转音。
巴林左旗委政法委干部、契丹辽文化及民俗研究人员池建学说,我前些年在基层派出
所工作时,整理档案,发现了解放前有关于现在的十三敖包镇海星村叫“海沁塔
拉”的明确证据。
诺恩吉雅去世后,胡拉色马千里归群的动人故事由诺恩吉娅的义父鲁鲁扎布根据昭乌
达地区流传的蒙古族民歌进行加工、整理,并加上了歌名“诺恩吉雅”,在敖汉王府
内传唱。1944年(民国33年)奈曼旗大沁庙葛根坐床暨大沁庙祈愿大会上,被邀请
去的民歌手鲁鲁扎布在大会上动情地唱了《诺恩吉雅》这首民歌,感动了在场的所有
人。从此,《诺恩吉雅》民歌很快在昭乌达、科尔沁等地区传唱。
巴林左旗林东蒙古族中学教师、“旗志办”工作人员巴拉坦桑布说,达里扎布当时有
两个马倌,一个叫“扁头”,另一个叫“格吉格图”。他们二人为达力扎布放了15年
的马。“扁头”歌唱得特别好,他与诺恩吉雅带来的随从春花恋爱,完婚后迁到别处
生活了。格吉格图的真名叫叶喜道尔吉,妻子是迎春,两人祖籍都是敖汉人。两位马
倌都是天生的好嗓子,是当地的著名歌手。1943年4月,作为聘礼的黄马拖着缰绳,
越过老哈河、西拉沐沦河,回到家乡花加拉嘎乡鲍团村的马群里来了。两位马倌都十
分怀念美丽善良的诺恩吉雅,当他们看到黄马跑回家来看主人,激动不已。在慨叹之
余,这两位马倌就发自内心地唱出了一首感人至深的民歌。他们天天咏唱着这支歌
曲,于是,这支撕心裂肺、有着浓郁的思乡情结和凝结着离愁别绪的歌曲诞生了。这
首歌先在花加拉嘎川演唱,而后在浩尔吐高勒沙那川、乌力吉沐沦河流域及巴林左旗
广泛地传唱起来,逐渐地在昭乌达和科尔沁地区传唱开。
各抒己见求同存异
与会人员就多年挖掘、调查、整理的《诺恩吉雅》的有关资料,在会上进行了交流,
并就一些重要问题达成共识。
一、《诺恩吉雅》民歌是诞生在昭乌达草原的中国最优秀的民歌。
二、1915年,诺恩吉雅出生于敖汉左翼札萨克多罗郡王府,是官布扎布的独生女。并
于1942年农历正月,嫁给敖汉旗籍,时居巴林左旗花加拉嘎地区的达里扎布。死后葬
于花加拉嘎呼和梢郎(楞)山阳家族墓地。
三、《诺恩吉雅》民歌是由敖汉左翼旗多罗郡王达木林达尔达克独女诺恩高勒(代
根)嫁到鄂尔多斯后旗,不服水土,思念双亲,思念家乡常唱“怀念家乡”的歌,不
久病故。10年后,敖汉左翼札萨克多罗郡王官布扎布将独生女诺恩吉雅(代子)28岁
嫁到巴林左旗达里扎布。因想念家乡,经常哼唱姐姐诺恩高勒的歌,且患上肺结核
病,不久病逝。还因一匹骏马千里归群的故事,由马官鲁鲁扎布(扁头)在诺恩高勒
编唱的“怀乡曲”基础上改编成《诺恩吉雅》歌,并于1944年传唱开来。
关于《诺恩吉雅》民歌所涉人物用字应大致统一。
(一)诺恩吉雅,为正音正字。但考虑有的文章、影视作品已在国家期刊媒体上发
表,且用了“诺恩吉娅”的名字。但“吉雅”与“吉娅”均为一个人的名字。只因译
音用字不同罢了。故不做改动。
(二)达里扎布,为正音正字。不用“达力扎布”或达利扎布。
(三)官布扎布为正音正字。不用官宝扎布。
巴林左旗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潘海军说,我觉得,文学艺术是通过艺术形
象来弘扬人性的真善美的,《诺恩吉雅》这首民歌取材于真实的故事,塑造了美丽善
良的诺恩吉雅的形象。特别是歌曲所表现出的,出嫁姑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故乡
的思念和热爱,已经超出了蒙古族民歌的范畴,实际上是表现了中华儿女的普遍情
感。我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说,《诺恩吉雅》这首民歌是中国优秀民歌。
与会人员一致表示赞同,与会人员表示,今后要资源共享、加强合作,联手打造“诺
恩吉雅”文化品牌。
《诺恩吉雅》熠熠闪光
诺恩吉雅出生于敖汉旗,出嫁到巴林左旗,在巴林左旗去世并葬于巴林左旗鲍团村。
至今,许多人不远千里,来到诺恩吉雅的墓地进行祭奠和瞻仰,这或许就是优秀民歌
的魅力。
巴林左旗委宣传部副部长潘海军说,文学艺术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弘扬真善美的,《诺
恩吉雅》这首民歌取材于真实的故事,塑造了美丽善良的诺恩吉雅的形象。特别是歌
曲所表现出的,出嫁姑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已经超出了一般
民歌的范畴,表现了中华儿女的普遍情感。从这个意义上说,《诺恩吉雅》是中国优
秀民歌,它穿越了地域,穿越了时间,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璀璨星空,熠熠闪光。
巴林左旗和敖汉旗等地,都把打造中国优秀民歌《诺恩吉雅》文化品牌当成重要的任
务,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巴林左旗把民歌《诺恩吉雅》列入巴林左旗第二批旗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
录,巴林左旗草原传统文化协会自2018年起,组织专门班子对民歌《诺恩吉雅》有关
的人与事进行搜集整理,撰写多篇文稿,计划出版汉语蒙语两种文字的《诺恩吉雅》
专门书籍。
2021年7月,巴林左旗草原传统文化协会与内蒙古蒙古族民歌长调协会合办“阿拉坦
格日勒杯”昭乌达民歌比赛,多名选手在比赛中演唱民歌《诺恩吉雅》,证明这一中
国优秀民歌已经覆盖草原,成为人们的共同情感。
2021年,巴林左旗投资150万元在诺恩吉雅故地花加拉嘎乡鲍团村村东修
建“诺恩吉雅广场”。目前,正在筹拍《诺恩吉雅在林东》电视专题片。
敖汉旗成立了民歌《诺恩吉雅》保护与传承机构,组织专家学者编写和拍摄《诺恩吉
雅》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片,顺利通过赤峰非遗专家评审,被命名为市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
敖汉旗投资600多万元,拍摄了《诺恩吉雅》电影,即将公映。电视连续剧《诺恩吉
雅》,正准备拍摄。由中共敖汉旗委宣传部、敖汉旗老科技协会编辑的《诺恩吉雅》
一书20万字,也正在出版中。
2014年至2018年,敖汉旗乌兰牧骑编排情景剧《诺恩吉雅》,在赤峰市及部分县区
演出多场。敖汉旗老年大学艺术团演出的《诺恩吉雅出嫁》舞蹈,演出之后,深受观
众喜爱。敖汉旗教育局组织各学校利用音乐课学唱、传承《诺恩吉雅》民歌,有的学
校还把《诺恩吉雅》民歌编成广场舞,在大课间表演,上千人的课间广场舞十分壮
观。
中国优秀民歌《诺恩吉雅》是一张靓丽的“名片”,在赤峰地区,在巴林左旗、敖汉
旗、翁牛特旗等地成为中华一家亲、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组成部分,成为人们热爱家乡
的普遍情感,传承《诺恩吉雅》,激发了人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主动性、创造
性。
老哈河水长又长
岸边的骏马拖着缰
美丽的姑娘诺恩吉雅
出嫁到遥远的地方
对着流星许下无数个愿望
不能化作大雁飞回你身旁
只能祈求今夜如水的月光
温暖你宁静孤单的心房
慈祥的阿妈 祝福你
你深深的皱纹别刻进忧伤
美丽的阿妈 想念你
别向我不出现的路口凝望
善良的阿妈 谢谢你
鼓励我带着梦想远赴他乡
吉祥的阿妈 呼唤你
今夜思念像花朵为你绽放
今夜思念像花朵为你绽放
美丽善良的蒙古族姑娘诺恩吉雅的凄婉故事,穿越时空,还在唱着古老草原悠远的历
史与独特风俗民情……
犁夫创作简历
犁夫,本名李富,文学学士学位,作家、记者、评论家,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著有
《我阅读草原》《父亲》《中国首部旱作农业诗典》《辽都往事》《大辽契丹的历史
故事和民间传说》《瓜川是故乡》等多部作品。
犁夫先后在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十月》《散文》《草原》
《青年文摘》《微型小说选刊》《小说月报》《天池》《小小说选刊》香港《大公
报》《文汇报》美国《侨报》等国内外800多家媒体上发表作品。2020年被评为“中
国闪小说十大新锐作家”,获得“蒙古马”全球征文一等奖,获得中国西部最佳美文
奖。2022年获得深圳文艺评论三等奖,被评为2021年中国闪小说十大新锐作家”,
获得“蒙古马”全球征文一等奖,获得中国西部最佳美文奖。2022年获得深圳文艺评
论三等奖,被评为2021年中国闪小说十大热点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