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州宾馆访冯晚榆先生
箪食瓢饮效古人,南山采菊仰清芬。
八斗积才欣结网,十年穿砚不期名。
佳思堪媲相如韵,妙墨还步右军尘。
清茶愿共西窗烛,与君长夜话人生。
此诗写于六年前我撰写的《冯晚榆先生采访记》一文中。回想起来,当时情景犹历历在目。花开花落,流光已逝去了六度春秋!
与晚榆先生初相识于2015年初春,我们在重庆举办《中国首届民族医药科学技术精英奖颁奖大会》。当时,全国数百名科学技术专家聚会在重庆人民大会堂,组委会邀请了中央及省市领导,还有一批书画名家。大会安排一个专门的节目,冯晚榆先生代表书画家上台现场向大会献墨宝。当时的场景是:华灯焕彩的主席台上,两位礼仪小姐缓缓展开一张六平尺宣纸大横幅,旁边侍立一位端着笔墨托盘的小姐。晚榆先生落落大方地走上台,向台下嘉宾微笑鞠躬,然后从托盘中提笔,凌空悬笔在宣纸上书写。只见他飞运臂腕,落笔如奔雷坠石,龙蛇飞舞,转瞬之间,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作已一气呵成、跃然纸上。整幅作品大气磅礴、布局匀称、笔力遒劲、疏密有致,给人以极大的视角冲击力。我见过不少书家写字,但如此凌空悬笔在宣纸上挥运还是第一次。而且我注意到,那两位牵纸的礼仪小姐也许是第一次做这事,没有经验,当时特别紧张,纤手在簌簌发抖,一张大幅六尺宣纸在整个书写过程中都在晃动不定。很难想像,这种状态下凌空悬笔书写,怎么把握得住!
但晚榆先生却淡定而稳健,没有一笔虚晃,笔毫落纸,真可谓: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连落款的小字也写得恭整而匀称,无一败笔。
其高超的书艺让全场都震撼了,顷刻间掌声雷动,欢呼声不绝于耳。
会后,我去宾馆拜访了晚榆先生,作了一次一个多小时的长谈。这次长谈,对晚榆先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他出身于一个书香世家,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七八岁开始习字,学书从颜柳入手,稍长,经当地名家陈伯年先生指点,转习欧书并结合攻习张猛龙碑,用以规范笔法。随着年岁增长,眼界渐开,乃全面攻习、转益多师、篆隶行草,皆悉心临摹,遍临百家,博采众长,达到五体皆精。作品在全国、省、市级各类大赛中屡获大奖,并被国内外许多文化名人和高层政要收藏。应邀为各旅游景点、政府机关、佛寺道观、学校企业撰写诗赋楹联并刊刻上壁的亦有上百篇,成为当地文化亮点,影响及于海内外。
由于家学的熏陶,先生在文学上亦有深厚的修养,中学时代便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过诗歌、散文若干篇,颇有才名。后下乡当知青十年,安排在县文化馆创作组,更不断有小说、诗赋、文学评论、书法评论发表于各级刊物。先生执笔创作的大型电视连续剧《中华第一女状元》荣获全国大奖,大型电视连续剧《锦水魂》已由大众文艺出版出版发行。赋文在全国享有盛誉,有十余篇发表在《中华辞赋》,有八九篇获全国大奖。2012年由人民日报社、中华辞赋、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重庆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为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放歌》的征文大赛中,先生创作的《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赋》荣获二等奖第一名,是四川赛区唯一获奖者。由此可知,晚榆先生在文学创作上亦是硕果累累,媲美书法。
由于时间关系,又因为晚榆先生是由成都来重庆参加这次盛会,未带上他发表的作品,他提出下次再谈。于是我们相约,翌年专程去成都晚榆先生家中拜访。
转瞬又是一年一度的花开花落。2017年初夏,我出差成都,如约去晚榆先生家拜访了他。先生家在成都金牛区天府绿道旁边,环境幽美的府河岸边。叩开房门,夫妇二人如亲人般热情接待了我。在重庆分别这一年多,我了解到不少晚榆先生的事情,他在艺术界口碑甚佳,认识他的朋友都对他好评如潮,说他不仅多才艺,而且德才兼备、待人诚恳宽厚、人品极好、处世低调。因其不事张扬,许多朋友都为之不平,认为以他如此深厚的书法功力和文学修养以及这么多面世的成果,早应当侪身文学艺术界高层,成为后学者的一面旗帜。而他却长期在自已一片艺术天地里默默耕耘着,名与实太不相符。
落座后,我也不禁发出如此感叹,问他为何不多作一些宣传,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先生却不以为然,他说他最欣赏《论语》中孔子赞美学生颜回的一段话:“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孔子最欣赏颜回这种安贫乐道的精神,这正是中国知识分子最宝贵的人格精神。不戚戚于贫贱者必然不汲汲于富贵,这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人生信仰,对理想目标的追求。这种宝贵的儒家思想价值观对于文化、人格、精神的要求也铸成了一千多年泱泱华夏的民族精神。谈到当代那些靠包装而炫赫于世的“大师”,他十分不屑,认为这是欺世盗名,是对艺术的亵渎。这一点我也有同感,早已对书法界鱼龙混杂,是非颠倒、以丑为美、以陋为新、沐猴而冠、大师多如过江之鲫的乱象深恶而痛绝。晚榆先生谦谦君子,诚笃、严谨,是典型的学者型书家,不愿随波逐流改变初衷正是他人格之可宝贵处。他完全是靠自身的实力赢得社会的认可,不作丝毫媚态和虚假的包装去获取名利,在当代艺术界亦算是凤毛麟角了。
对于学书法,他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历代以来成功的书家大都是通过自己刻苦磨砺,以碑怗为师,以自学为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能如此,方可言书法,方可望在书法领域登堂入室,期有所成。王羲之少时学卫夫人书,自谓有所得,但待他渡江北游名山,见到许多北方名家书迹,才深悟到:“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日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他又说:当然,通过良师益友的交流点播可较快步上书法正途,得到提高,这是好的一面。但如果长期跟在老师后面亦步亦趋,便容易产生依赖,磨灭了独立的思维,久之陷入其中无法跨越出来,失去自己的个性,写不出独立的风格。尤其是一些身居高位的“名师”,自己对书法尚不甚了了,却处处在挥舞大旗,引领风气,让无数追名逐利的后学者趋之若鹜,盲人瞎马地跟在后面,屁颠屁颠的跑了若干年,书法头衔确实稳稳到手了,写出来的作品却无功底又无深意,长久必遭唾弃,无人认可,这才真是可悲的!
我们就这样推心置腹地交谈间,夫人已为我泡上香茗,摆上瓜子、糕点、水果等物品。趁此空隙先生起身从书橱中抽出两部作品,都是八开本的大书,印刷十分精美。他对我说,一本是前年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草诀百韵歌续篇》,一本是去年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兰亭诗记楷行草三体字帖》。我先拿起《草诀百韵歌续篇》翻看了一会,觉得非常不错,字体圆润清秀,每个字都是标准的草书范字,而且编成了诗歌,读来琅琅上口。于是问到:“你是怎么想到编写这部作品的?”先生思考了一会,深叹了一口气,谈起了他创作这部作品的初衷和创作中的心路历程。
他认为,中国书法从楷书过渡到草书,虽有一定的法度,但笔画字形却无一定规范,线条变化繁多,感情成分更为丰富。面对龙蛇飞舞的先贤遗迹,常使初学者不知所从,甚至望而却步。正如唐代《草书要领》中所言:“草书一门,昔诸名家多示人以纵横变化之妙,罕有示人以规矩准绳之正者!”于右任先生正是有感于此,才毅然对书法界发起《草书标准化》的倡议,并着手组建成立了《标准草书社》。于右任先生高度评价和推荐《王羲之草诀百韵歌》,认为此书对中国草书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虽是出版于明代,是伪托王羲之的版本,但字体却是正宗的二王书法,笔法超卓,足为后学楷模。《标准草书社》后因抗战爆发而被迫解散,但它在中国书坛的影响是深远的。
晚榆先生说他正是受到于右任先生的启示才萌生《续篇》创作的。当然,也是有感于当代草书书写紊乱,不依法度,扭曲字形,背离传统,让人如睹天书,连字也无法辩识,更别说去学习了。正如陈振濂先生所言:“当代书法家必然会被后人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为千古罪人!”
晚榆先生谦虚地说:“正是想到这些,才自不量力地愿意步古人后尘,产生了创作这部《续篇》的构想”。这部作品完全是依照《王羲之草诀百韵歌》的编排体例,用五言排律写成,全书一百一十八韵,不同单字一千一百零一个。在收集整理草书范字上,尽力避免与《王羲之草诀百韵歌》雷同,行文上偶有相同的字,也力求书写各异。原则是把易混淆、难书写、部首相同的归类,编成歌诀加以区分,使学者对草书书写中的细微差别也了然于心。所选范字都来源于历代名帖,字字有来历,字字有出处,皆是从历代书家们面目各异的书写中遴选出其中最标准的字形,并严格按照于右任先生在《标准草书》倡议中提到的:易识、易写、准确、美观的四项要求,对历代
名迹进行严格选剔。使初学草书人有迹可循,有法可依。
在听他讲述的同时我也在不停地翻阅,的确如先生所言,书中每个字都是非常标准、美观的范字,因为编成五言排律韵文,读起来琅琅上口,易学易记。而且,每页书的右侧空白处都有一段《历代名家经典书法理论浅析》,从东晋到清末,所有名家的理论精华全汇集书中,且结合晚榆先生对古典书法理论深透的解析,每一段理论都给人以启迪心扉的感悟,真是对学书人太有帮助了。我读过几篇晚榆先生的书论:《论颜书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及其实用价值》《论宋代尚意书风的形成》《试论魏晋时代草书嬗变的社会原因》等,的确论例详实,见解超卓,看得出他在书论上深湛的造诣。《续篇》出版后被多所大学用作书法教材,这就很好理解了。
接着我拿起了去年出版的《兰亭诗记楷行草三体字帖》,要求他谈一谈这部作品的创作情况。晚榆先生说,他喜欢二王书法,尤其酷受王羲之的《兰亭序》,并且深知历代书家,没有不临写《兰亭序》的,这篇文章也有特色,故被选入《古文观止》。但《兰亭序》只有三百二十四字,后人难窥“雅集”全貌,他一直有一个想法,收集史料,作一番索隐探微的深入研究,然后把“兰亭雅集”的真实场景用长诗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来,使后人在学习书法的同时,对“兰亭雅集”这一史上最有名的东晋时期由书圣王羲之发起的文化盛会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但晚榆先生苦于手边相关的资料不足,迟迟未能动笔。
恰好去年仲冬应邀去北京国家图书馆办书展,友人帮助从馆内找到了一批东晋时期与“兰亭雅集”相关的宝贵资料,并找了唐太宗李世民所著的《晋书·王羲之传》以及何延之著的《兰亭记》,禇遂良所著《兰亭书目》和较详细记载了兰亭雅集情况的《世说新语》等书,十分欣喜,从京返家后便开始了对兰亭史料的系统研究工作,并一面对长诗的创进行了构思。历时两月余,完成了《兰亭诗记》七言长诗的创作。出版社见到这部作品十分赞赏,建议用楷行草三种书体书写出版,认为楷行草三体最能体现王羲之的书法特色。于是又费时两月余将一百四十四句的七言长诗《兰亭诗记》书写成楷行草三种字体,出版社作了快速地安排,一月时间,此书便以《兰亭诗记楷行草三体字帖》问世了。接着便由省文化厅和出版社联合举办了一次《作品首发式暨研讨会》,参会的专家和成都市书画名家及省市领导近百人,对此书好评如潮,影响极大。专家们一直评价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以古体长诗描写历史事件的文学,书法专辑,是一本让人耳目一新的最佳书法教材,她的面世是四川书苑的一件盛事,对书法和传统诗歌的发扬光大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填补了兰亭雅集研究的空白,为古诗词在现代语境下的开发运用找到了一条新路。从三体书法来说,也是继承中有创新,代表了三体书法艺术在当代探索的新进展。此书的评论文章被《墨林》杂志社编辑成专集出版。
愉悦交谈的时光过得真快,不觉香茗已淡,时间近中午了。我要起身告辞,晚榆先生夫妇热情留饭。盛情难却,于是同他们共进午餐。吃了一顿非常丰盛而且有特色的家乡菜。饭后,晚榆先生又抱出一堆他发表和出版的作品。我大概浏览了几本作品,对其中《冯晚榆书法诗赋作品选》认真看了一遍,这本书中收集了赋文十几篇,诗词楹联各几十篇,书法则五体皆备。楷隶行草篆五体皆精美异常,可谓皆臻化境,达到登峰造极之高度。我一边看
一边赞不绝口,晚榆先生却很平淡,并且谦虚地再三请我指出不足之处。
我能怎么说呢!我只在心中感叹:多少专家在说,当代书坛出不了真正的大师级人物!我以前也有这种感慨,但见了晚榆先生,却颠覆了我的这个认识。我这才感觉到,真正的大师级人物,未必就是:头上满戴着眩目的光环,胸前挂满唬人的头衔,走到哪儿都有媒体的摄像头对着,有众人捧场的宏大场面。而晚榆先生没有这些,他就这样在自己的一片艺术园地中默默耕耘着,到了秋天,捧出自己成熟的果实奉献给社会,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大师”。临别,晚榆先生邀我到书房,指着书案上的纸笔,请我给他留几句话。我能留什么呢?要论书法,在这儿我是班门弄斧,看到他恳切的眼神,我不好推辞,提笔铺纸一气写下了郑板桥那首最有名的《竹石》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是我对晚榆先生的认同,更是我对先生艺术成就的肯定。
他仔细看后十分高兴,赞我的字有灵气,并说要拿去装裱挂上墙壁。我们又饮茶交流了一会,末了他坚持留宿他家作长夜之谈,我因还有约会,只能婉拒并依依不舍握别。送我出门时已是宿鸟归林,夕阳西下矣!临别时我写下了那首《渝州宾馆访冯晚榆先生》的七律诗相赠。
冯岭壬寅年孟夏于大蜀山梦园
補记:
此后的六年中,我只要去成都,一定要拜见家门兄嫂,这己经成为一种宗亲的规矩。大疫之时,外出不便,致很少见面,但是对晚榆兄的思念从沒有停止过,特别是对他的书法艺术作品时常捧在手里翻习揣摩,久而久之成了一种习惯,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我的书法艺术修养,提高了我对祖国书法艺术作品的欣赏水平和能力。这就是大师作品的魅力!
中国有句老话:见字如见人,字品如人品。真正概括并体现了晚榆先生融于书法艺术作品中的性情、品格和实力。这一点,从我与晚榆老师交往的点点滴滴中,亦可窥见他人品的光芒。
那次握别后还有一次短暂的晤面,就是三年前,我同中央党校汪中科教授专程到成都去拜望了冯晚榆先生(因求他为一老领导书写一幅作品),他高兴地为我们再次挥毫,一气呵成,完成了这幅老领导亲自撰写的长诗《长征颂》。整幅字真可谓气势磅礴,字字珠玑!
返京后遇到汪明华先生(中国艺术家杂志社社长兼总编),我们向他展示了这幅作品。这位资深编辑、学富五车的艺术家仔细观看后大加赞赏,他叹道:笔力雄劲,内蕴深厚且笔笔中锋。如此功力,非尽五六十年临池之功,绝不能至此!
可见晚榆先生书法之震撼力。不仅他的书法足以传世,他的人品学问亦堪为后学楷模,我为有这么一位知友而深感欣慰,亦深感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