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赤峰1月17日专电(李富)近日,巴林右旗巴彦塔拉统养共富育肥羊产业联盟合作企业负责人宋新刚正忙于从各地调运羔羊,每天有数百只羔羊陆续抵达联盟基地进行育肥。在巴林右旗,这种规模化养殖模式正助力羊产业蓬勃发展,走出一条现代化养殖的 “羊” 光大道。
近年来,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积极探索现代化养殖路径,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创新生产经营模式,不断提升养殖的科技含量。通过一系列举措,推动农村实现转型,农牧业实现增效,农民实现增收,着力打响 “羊” 品牌,发好 “羊” 财,持续加大羊产业发展力度。
巴彦塔拉苏木党委、政府创新性地推出统养共富育肥羊产业联盟模式,有效解决了农牧民养羊过程中面临的资金、技术、销售等难题。他们采用 “两保三包” 的创新举措,彻底消除了农牧民的后顾之忧,有力推动了农牧产业的创新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宋新刚表示:“起初,我们的养殖规模仅有几十只羊,发展到现在,已经拥有几千只羊。越来越多的农牧户加入到联盟中来,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的转变。企业为农牧民提供全方位服务,农牧民的加入壮大了养殖规模,进而吸引了更多周边企业参与合作。在这种模式下,短短 45 天就能实现羔羊快速育肥出栏。这不仅显著提高了农牧民的收入水平,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了解,统养共富育肥羊产业联盟采用 “集中养殖 + 分户饲养 + 托管代养” 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了降低成本、提高收入、拓宽销售渠道、延伸产业链条的效益。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联盟的规模化养殖方式能够实现 45 - 90 天快速出栏,每只羊出栏后的净收益可达 100 元左右,且周转速度越快,收益越高。这一模式正不断引领农牧民走上富裕的 “羊” 光大道。
巴林右旗农牧局副局长达布希拉图介绍:“巴林右旗拥有丰富的畜牧业资源。多年来,我们始终致力于养殖技术的创新与提升,成功将落后分散的家庭生产模式串联起来,初步构建起以龙头企业、合作公司带动千家万户共同发展肉羊产业的良好格局。目前,全旗千只以上肉羊规模化养殖场(户)已达 45 个,羊产业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