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赤峰1月23日专电(李富)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力推“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模式,激活乡村振兴“芯动力”,他们是找准资源“切入点”,闲置土地变“金地”。通过争取国家民委150万元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与林果公司签订承包合同,应用矮化宽行、测土施肥、节水灌溉、果园生草、绿色植保等先进实用新技术,将200亩退耕还林地进行残次林改造试验区,公司每年按投资额的5%向羊场村交纳7.5万元作为集体经济收入,促进闲置土地加速流转。
他们找准选种“关键点”,良品培育“提产量”。按照“引导栽植一批,改造提升一批,管理增效一批”的发展思路,根据试点土壤气候等条件选种鸡心果、海棠果等栽植自治区林木良种“西拉沐沦”海棠(鸡心果)、龙丰果1万株,在林间套种防风、黄芪等中药材。目前,试验区成年果树达4000余棵,年均产水果30余万斤。
他们找准产业“吸引点”,特色文旅“增亮点”。聚焦乡村旅游,完善林果基础设施,打造生态建设、高效种植、采摘休闲于一身的田园综合体,通过抖音、快手等直播带货平台广泛宣传,吸引更多人来这里赏花、摘果,体验乡村田园花海踏青的唯美感受。截至目前,吸引各地采摘游客1万余人,带动周边消费2000余万元,年均创收在400万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