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张守涛书画
唐王朝从昌盛到衰亡近三百年,到五代十国,中国又经历了大约五十多年分裂动
荡的年代。在这五十多年的动荡之中,文学艺术却显出了异常的兴盛和发展,佛教艺
术也同样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这时期的两个画僧,巨然和贯休,以及蜀籍画家石恪都
是突出的代表。
巨然,五代画僧,江宁(江苏南京)人。早年在南京开元寺出家,南唐降宋后
到汴京(河南开封),居开宝寺。
巨然擅画山水,师法董源,所画峰峦 ,山顶、林麓间多卵石、矶头,景色掩
映,笔墨秀润,得野逸清静之趣,颇有禅意。其作深受文人喜爱,与董源并称董巨,
对元明清以至近代山水画发展
图一《万壑松风图》立轴 绢本墨笔 200.1X77.6cm 上海博物馆藏
图二《层岩丛树图》绢本水墨144.1X55.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副作品笔墨松秀,气象茵润,烟岚朦胧,清逸静寂,格调高雅,禅意十足是一
幅难得的艺术珍品。
图三《山居图》绢本水墨67.5×40.5cm 日本大阪斋藤氏董藏
贯休
,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人。唐末五代时期前蜀画僧,诗、书均佳。其
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亡后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
大师”,赐以紫衣,终于蜀,寿八十一岁。
贯休所画罗汉,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
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
表作。
图四《十六罗汉图1》
图五《十六罗汉图2》
两图均绢本设色
129.1X65.7cm是十六罗汉其中的两副作品 日本京都高台寺藏
十六罗汉都是释迦牟尼的弟子,佛经上说,他们受佛嘱咐,不入涅槃,常住世
间,受世人供养又济度众生。贯休作《十六罗汉图》现存的摹本虽然出于一个底本,
但材料和技法五花八门,有绢本、纸本,又有石刻本,有设色,也有水墨。目前大多
流传海外,日本高台寺的这组《十六罗汉图》,据鉴定为宋初摹本,是最接近贯休原
作的作品。
图六《杭州 石刻十六罗汉像》原藏圣因寺,后转入杭州孔庙碑林。
石恪,生卒年不详,五代末宋初画家。字子专,成都郫县人。为人古怪、滑稽玩
世,敢于冲破传统。用笔纵逸,简练夸张,直抒胸臆,不专规矩。被旨画相国寺壁。
授以画院之职不就,坚请还蜀。
图七、图八《二祖调心图》纸本水墨 35.5X129cm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图中表现慧可、丰干二位禅宗祖师调心师禅时的景象。慧可为禅宗二祖。画卷
中,双足交叉趺坐,以胳膊支肘托腮,另一幅画的是丰干和尚坐于温驯如猫的老虎的
背上。慧可是禅宗二祖,大家都比较熟悉。丰干也是唐代得道高僧,又作封干,活动
在唐玄宗开元初前后。剪发齐眉,衣布袋,居天台山国清寺。如果有人向他询问佛
理,他都只答“随时”两个字。据传他曾经口唱道歌,身骑老虎进入国清寺。“二祖调心
图”笔墨简洁,寓有情趣,是难得的富有禅意的作品。石恪放纵的笔墨,简练夸张的
造型,为后来的写意中国画的流行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学习笔记
一种我自己的学习方式,以画家角度看世界。《张守涛书画》平台还将陆续推出《守
涛悟道》、《守涛论艺》、《礼乐与书画》等专题。《守涛学佛》拟包括:我画佛
说;禅、禅宗与禅画;历史上重要佛教画家和禅画画家。我们期待着在儒、道、释文
化的学习中和您一起体验艺术闳约深美的魅力。
张守涛,又名首涛,雅宝堂主人。1945年生于北京,祖籍山东黄县,后移居河北唐
山。早年师从山水画大师胡佩衡先生,就学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现任北京中国
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书画院院士、中国美术家协会荣誉理事
(台湾)、香港东方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是我国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教育家。作
品多能,尤以山水见长。近年来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及师生展,得到社会广泛好
评。在国内外展览中多次获奖,其中1994年日本书画院第55
回纪念展作品《漓江山水》获头等奖;1997年国际水墨大展作品《抬头见喜》获金
奖;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和平与和谐艺术展作品《漓江秀色》获金奖;2003
年第三届国际老人文化节获绘画作品大奖。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多次专题介绍。
国宾馆、毛主席纪念堂、中南海及国内外多家博物馆、艺术馆有其作品收藏。
出版有《守涛画集:1—5集,及各种形式的作品专辑多种,并出版有文集《守涛说
画》,是我国第一位按系列连续出版个人作品专集的画家。评论界认为其是一位“多
能而又兼事史论研究的学者型画家”。其作品即显现出对传统的深刻理解又有对时代
精神的孜孜追求,表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
生平载入《中国美术家名人录》、《中国当代书画家大辞典》、《中国文艺家传
记》、《世界名人录》等数十种辞书。多次担任全国及国际性书画大赛的评选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