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涛书画 6月21日
南宋虽只是半壁江山,但上层社会却依然纸醉金迷,苟安享乐,粉饰太平,又由于南
方经济的发达,所以艺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有着明显的时代特色,佛教艺术也如
是。这时期出现了梁楷的大写意人物画体现了对禅的特别关注,也造就了法常精粹的
禅画格式,更在四川大足石窟演泽了石窟艺术的又一次辉煌。
梁楷,东平须城人(山东东平),父亲梁端,祖父梁扬祖,曾祖梁子美皆为宋朝
大臣,南渡后流寓钱塘(今浙江杭州)。其曾于南宋宁宗担任画院待诏,并授以金
带,但其拒而不接,将带掛在院里,飘然而去。其行迳特异,好饮酒,不拘礼法,人
称梁风(疯)子。善画佛道、鬼神、山水,他的绘画在日本享有很高声望。梁楷是受
儒、道、释三教思想影响的一代大家,有强烈的时代特点。他的简笔人物画开创了中
国绘画史上的新天地,丰富了中国画的艺术表现手法,体现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观
念和发展潮流。梁楷传世的作品以《泼墨仙人图》最为有名,这里先看几幅与禅有关
的作品。
图一《六祖伐竹图》纸本水墨72.7X31.5 cm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六祖”即唐代惠能和尚,禅宗六祖。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惠能
提倡“行、住、坐、卧”都是禅,不必拘泥于一种固定的形式,进而给“禅定”做出了新
的定义。梁楷通过描绘禅宗六祖惠能日常生活中一个砍竹的情景,不着痕迹地体现了
六祖的这一理念。
图二《六祖撕经图》纸本水墨 69.6X30.3cm 日本三井纪念美术馆藏
画中描写在古松下,峭壁边,慧能一边走着,手里一边撕扯着一轴经卷,破碎的
纸片被扔了一地。慧能口中喃喃自语,右手食指指向天空。慧能有没有撕过经?对
此,《六祖坛经》等禅门典籍,均文字阙如,研究者的推测也五花八门。我认为:其
实六祖有没有撕过佛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幅画体现了禅宗对佛教传统的超越,对
佛门清规的突破,也寄托了画家对禅宗自由精神的追求与向往。
图三《八高僧故事图》(缩印)绢本
设色 每幅约64X26.6cm 上海博物馆藏
图四《八高僧故事图 之二弘忍童身·道逢杖叟》描绘了弘忍童年游山时,在途中遇见
一拄杖智叟。图中拄杖叟正指着弘忍惋叹说:你这孩子缺少成佛的种因啊!后随道信
出家,嗣位传法,成为禅宗的五祖。
图五《八高僧故事图之三白居易拱谒·鸟窠指说》描绘了白居易在唐穆宗长庆二年
(822年)任杭州刺史时,携仆同去杭州城南秦望山向鸟窠禅师道林问道的故事。
其它六幅为:《达摩面壁·神光参问》《智闲拥帚·回睨竹林》《李源圆泽系舟·女
子行汲》《灌溪索饮·童子方汲》《酒楼一角·楼子参拜》《孤蓬芦岸·僧倚钓车》。这
组画被认为是梁楷的早期作品,和其后来的大写意作品有很大的区别。而其后来的写
意风格,无论是用笔用墨都对后世产生了具有启迪性的影响。
法常,号牧溪,四川人,俗姓李(一说薛)生卒年不详,宣和年间在长沙出家,
时为临安(杭州)长庆寺僧人。性英爽,嗜酒。法常富有正义感,语伤奸相贾似道,
遭追捕后,避祸于绍兴丘氏家。至元朝,在天台山万年寺圆寂。
法常既是僧人,又是位天才画家。山水、佛像、人物、禽鸟皆能随笔写成,墨法
蕴藉,幽淡含蓄,形简神完,回味无穷。他继承发扬了石恪、梁楷之水墨意笔,对后
来写意画和文人画均有影响。虽在当时倍受冷遇,多有异议,直到明代才有沈周、项
文汴等对其推崇,但其画风却开后世文士禅僧墨戏之先河。其对日本水墨画之发展产
生巨大影响,被认为是“上上品”,誉为“日本画道之大恩人”,其作品也大多为日本所
收藏。
图六《观音图》绢本水墨淡彩 173.9X98.8cm 日本东京大德寺藏
图七《猿图》 绢本水墨淡彩173.9 ×98.8C M 日本东京大德寺藏
图八《水墨写生图》纸本水墨47.3X951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九《六柿图》纸本水墨 日本京都大德寺藏
《六柿图》是影响最大的一幅禅画。为什么画六个柿子,众说纷纭,有的说“六柿通
六事——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又有说“六柿是六识——眼、耳、
鼻、舌、身、意”。但依我所見:牧溪画的什么都不是,只是心境而已。通篇只有两
个字,“空”和“静”。只要你放下杂念,静下心来,就会发现一种澄明而大美的心境。
如同,梵高读懂一朵向日葵,莫奈读懂一池睡莲,你也会读懂自己的人生。正如台北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霖灿教授所说:“宇宙可以过去,但艺术家笔下的这几枚柿子却会
万古长存。每一个观众都会一见不忘,留下永不泯灭的印象。”《六柿图》在禅画中
的重要意义也正如是。
梁楷和牧溪应该是对以后禅画的发展产生最大影响的两个画家。
学习笔记
一种我自己的学习方式,以画家角度看世界。《张守涛书画》平台还将陆续推出《守
涛悟道》、《守涛论艺》、《礼乐与书画》等专题。《守涛学佛》拟包括:我画佛
说;禅、禅宗与禅画;历史上重要佛教画家和禅画画家。我们期待着在儒、道、释文
化的学习中和您一起体验艺术闳约深美的魅力。
张守涛,又名首涛,雅宝堂主人。1945年生于北京,祖籍山东黄县,后移居河北唐
山。早年师从山水画大师胡佩衡先生,就学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现任北京中国
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书画院院士、中国美术家协会荣誉理事
(台湾)、香港东方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是我国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教育家。作
品多能,尤以山水见长。近年来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及师生展,得到社会广泛好
评。在国内外展览中多次获奖,其中1994年日本书画院第55回纪念展作品《漓江山
水》获头等奖;1997年国际水墨大展作品《抬头见喜》获金奖;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世界和平与和谐艺术展作品《漓江秀色》获金奖;2003年第三届国际老人文化节
获绘画作品大奖。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多次专题介绍。国宾馆、毛主席纪念堂、
中南海及国内外多家博物馆、艺术馆有其作品收藏。
出版有《守涛画集:1—5集,及各种形式的作品专辑多种,并出版有文集《守涛说
画》,是我国第一位按系列连续出版个人作品专集的画家。评论界认为其是一位“多
能而又兼事史论研究的学者型画家”。其作品即显现出对传统的深刻理解又有对时代
精神的孜孜追求,表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
生平载入《中国美术家名人录》、《中国当代书画家大辞典》、《中国文艺家传
记》、《世界名人录》等数十种辞书。多次担任全国及国际性书画大赛的评选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