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赤峰专电(记者 单德志 马永丰)迎春节、过新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家里各
式各样的剪纸窗花承载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期盼。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
城县天义镇的李家剪纸正用古老的工艺作品为大家送上别样新年非遗“礼物”。
李家剪纸至今有着100多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李家剪纸也不断“推陈出
新”,创作出了一批新时代作品,李家祖孙三代正用传统“指尖”艺术,谱写着守艺、传
艺、学艺剪纸刻纸传承者们默默坚持的工匠精神。
79岁的李桂树是李家剪纸第三代传承人,自小他是看着父亲制作剪纸长大的,耳濡目
染,使他从小对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绘画样式到修磨刀具再到刻制成品,60多
年他一直苦心守护和经营着剪纸刻纸艺术,好几天闭门不出,闷在屋子里打磨制作刀
具,这都是常有的事,剪纸刻纸对他来说既是爱好,也是责任。正是这样的专注与坚
持,使得李家剪纸保留至今,李桂树也由原来的剪纸刻纸“手艺人”变成现在非物质文
化遗产保护的“守艺人”。
李桂树说,“在那个年代,他会用红纸刻成各种样式的窗花装点家里,逢年过节还会
制作窗花拿到集市上换些生活用品、送给邻居表示祝福”,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剪纸
刻纸作品的主题主要是祝福与吉祥,元素多为花、鱼等,寓意着吉祥富贵、年年有
余。
50岁的李洪起是李家剪纸第四代传承人,为了追求作品品质,李洪起自制刻刀,自己
设计样式,每一流程都达到真正的纯手工制作标准,并且融入新的文化内涵和创新元
素,不断跟进时代步伐,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使得李家剪纸的作品不断推陈出新,精
彩不断。
作为现在的传承人,虽然工作忙碌,但他依旧坚持传承百年剪纸刻纸这一“指尖艺
术”,在他的“指尖创意工作室”里,可以看到很多民间剪纸艺术和手工刻纸的相关作品
和书籍,这是他创作作品的“基因库”,祥云、铜钱纹、花、鸟等众多代表吉祥的元
素,都经过设计和变换出现在他的作品中。
除了图案设计的新颖独特,剪纸刻纸的原材料也有所改变。由最初的单一红纸,逐渐
发展到现在的绒布、红毛边、宣纸、双面红纸、金色涤纶膜等新式材料。为了迎接即
将到来的虎年新春,李洪起创作了一系列关于虎的作品,剪纸中的老虎或憨态可掬、
或威风凛凛,寓意着虎兆丰年、虎虎生威。
李洪起的女儿李昆儒、侄女李金儒、外甥黄煜轩是李家剪纸第五代的学艺人。为了做
好传承和保护工作,李洪起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接触剪纸制作,并向身边人介绍和传
授刻制工艺。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于剪纸创作有着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在学习剪纸刻纸
制作基本技巧的基础上,在样式设计过程中,加入了当下流行的“未来立体”元素,更
加符合年轻人的喜好和特征。
除了逢年过节会创作寓意吉祥的剪纸作品,对于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历史性时刻也会
以剪纸刻纸的形式记录下来。如复兴号开通、跨海大桥的建成,用别样艺术形式描绘
和展示着国家进步和发展,用剪纸刻纸艺术来记录历史辉煌的一幕,也为李家剪纸注
入了新时代的力量。
现在小小红色剪纸刻纸已经走向更大的舞台。近年来,剪纸刻纸作品远销至海南、河
北、辽宁等地区,自2006年起,多幅作品被各地区记者、美术家协会会员等艺术爱好
者收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剪纸刻纸没有多少经济效益,但李家“剪纸刻纸工匠们”依
旧坚持手工工艺,默默地专注于作品的完善和创新,注重传承过程中保留的工艺细节
与工具打造,保留着传统剪纸最原始的韵味。祖孙三代人正用着坚持和付出,护着、
传承着、发扬着这一百年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刻纸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