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原创 吕雨馨 张守涛书画
说起清代的画家和僧人,很容易让人们想起清初的“四僧”,这是因为近一百多年来他
们的名声很大。在明朱氏王朝退出历史舞台,满族人进关后清王朝的统治下,他们表
现出不同程度对昔日的留恋,以及对外族统治的抵制和不满,引起了人们对他们气节
的钦佩和处境的同情。他们在艺术作品中所传达出的变革精神,是时代的必然反映,
也是他们个人心境和所处历史环境的写照。
弘仁是“四僧”中年龄最长的,俗姓江、名韬、字六奇,又名舫、字鸥盟,安徽歙县
人,擅画山水。明末考取秀才,明亡时参加反清战争后转战到闽,是个很有民族气节
的文人。1646 年 6 月,清军占领福建,其进天游山避难,后为僧,此时三十八岁,
始用法名弘仁、字渐江、号梅花古讷。在“四僧”中论画技应是最强的,是“新安画
派”的奠基人,与查士标、孙逸、汪立瑞史称“新安四大家”,又与石涛、梅清称“黄山
画派”。其作品用笔苍劲冷逸,境界宽广简淡而富有禅意。
图一《弘仁山水册·八开》之一纸本水墨
图二《弘仁山水册·八开》之二纸本设色 29.5X22cm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图三《竹石风泉图》纸本水墨 58X33.6cm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图四《雨余柳色图》纸本水墨84.4×45.3cm 上海博物馆藏
石谿(髡残),俗姓刘,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人,居南京。幼年丧母,遂出家
为僧。法名髡残, 字石谿,一字介丘,号白秃,又号残道者、电住道人、石道人。他
削发后云游各地,43岁时定居南京大报恩寺,后迁居牛首山幽栖寺度过后半生。其20
岁出家,30余岁参加了南明何腾蛟的反清队伍,抗清失败后避难常德桃花源。其挚友
程正揆在《石谿小传》中曽这样描述他艰难的山中避难:“寝处流离,或在溪涧枕石
漱水,或在峦猿卧蛇委,或以血代饮,或以溺暖足,或藉草豕栏,或避雨虎穴,受诸
苦恼凡三月”。艰险的丛林生活虽使他吃了很多苦,但却成就了他感受大自然、充实
胸中丘壑的机遇,为后来的山水画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其一生坎坷,意志弥坚,
有极强的民族情结,性情寡默,身染 痼疾,潜心艺事,善画山水、亦工人物花卉,与
青溪道人(程正揆)时称二溪,与石涛并称二石。其所作笔墨繁复厚重,喜用干笔皴
擦,布置苍浑茂密,意境幽深而禅味隐现其中。在如此繁复厚重的笔墨中,创造出禅
的境界就是把握住“清、静”两个字,而这是十分不易的。几百年来石谿以他的人品与
画品并重的高华之气,影响着画坛,成为画家心目中的丰碑。尤其是他的民族气节在
日本受到特别的追捧,以至他的很多作品流传到了海外。 石谿、弘仁以及宋代末年
的牧溪等是完全不一样的笔墨和意境,却都为我们创造出了禅的境界,这如同敦煌壁
画中维摩诘平静的玄说,又如西方净土变中极乐世界恢宏而色彩绚烂的佛国景象一
样,都同样使人感受到了佛的力量和禅的感染力与亲和性。
图五《浅绛山水图》纸本设色116X56.5Cm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图六《松岩楼阁图》 纸本设色41.6X30.4cm 南京博物院藏
图七《江上垂钓图》纸本设色103.6X60.3cm 烟台博物馆藏
图八《苍翠凌天图》纸本设色85×40.5cm 南京博物馆藏
学习笔记
一种我自己的学习方式,以画家角度看世界。《张守涛书画》平台还将陆续推出《守
涛悟道》、《守涛论艺》、《礼乐与书画》等专题。《守涛学佛》拟包括:我画佛
说;禅、禅宗与禅画;历史上重要佛教画家和禅画画家。我们期待着在儒、道、释文
化的学习中和您一起体验艺术闳约深美的魅力。
张守涛,又名首涛,雅宝堂主人。1945年生于北京,祖籍山东黄县,后移居河北唐
山。早年师从山水画大师胡佩衡先生,就学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现任北京中国
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书画院院士、中国美术家协会荣誉理事
(台湾)、香港东方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是我国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教育家。作
品多能,尤以山水见长。近年来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及师生展,得到社会广泛好
评。在国内外展览中多次获奖,其中1994年日本书画院第55回纪念展作品《漓江山
水》获头等奖;1997年国际水墨大展作品《抬头见喜》获金奖;2000年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世界和平与和谐艺术展作品《漓江秀色》获金奖;2003年第三届国际老人文化
节获绘画作品大奖。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多次专题介绍。国宾馆、毛主席纪念
堂、中南海及国内外多家博物馆、艺术馆有其作品收藏。
出版有《守涛画集:1—5集,及各种形式的作品专辑多种,并出版有文集《守涛说
画》,是我国第一位按系列连续出版个人作品专集的画家。评论界认为其是一位“多
能而又兼事史论研究的学者型画家”。其作品即显现出对传统的深刻理解又有对时代
精神的孜孜追求,表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
生平载入《中国美术家名人录》、《中国当代书画家大辞典》、《中国文艺家传
记》、《世界名人录》等数十种辞书。多次担任全国及国际性书画大赛的评选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