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赤峰日报 李富 巴达仍贵)
快乐阿爸、阿妈指唐宝海、鲍秀兰夫妇,2016年已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关于他们的故事,有很多很多。
唐宝海,祖籍通辽市库伦旗,当年的文艺青年。70年代,他所带领的文艺演出队伍红及周边几个村镇和阿鲁科尔沁旗北部地区。所到之处都能受到广大农牧民的热情欢迎,连续演出多长时间都能掌声不断。科尔沁腔调的《沙家浜》、《红灯记》等等曲目,融合了科尔沁民歌、二人转、评剧等多种元素,别有一番味道,也是那个年代文化融合的产物。
鲍秀兰,言语不多,专注于家务,典型的慈母良妻型。似乎在她呵护下的花草树木、家禽、家畜都是幸福的。默默劳作的背后总是透漏着蒙古族大姓人家的贵族气质。边喝酒、边劳动,别样的一种享受。前不久,内蒙古电视台采访时,对这一生活场景专门取景。
唐宝海、鲍秀兰二人走到一起肯定也有一段的故事,这点我没好意思追问。两位老人的家里没有什么新家具,但是每件物品都是非常整洁、实用。购置时破败的院落,经过二老一年的用心整理,变得干净整洁。所有破旧家当都有了新的用途,那怕是半块砖头。只要走进他家的院子就能知道这是一户过日子的人家。
我驻村后的第一顿“百姓饭”是在他家吃的。老太太喝着小酒,添着柴火;老头子唱着科尔沁小曲压饸饹,老太太续面,简单的厨房嫣然变成了一道温暖的画面。老两口,或是互相调侃、嬉闹或是顶嘴、埋怨,这一切,让人看着都是那么有家的烟火味。
帮扶人喜欢和老年人相处,走村入户。帮扶人说,我更热衷于聊聊老年人,因为老年人的故事很多,留守的故事,心酸的故事,幸福晚年的故事等等。听听唐宝海老人如何奔走于村里的红、白喜事;如何带着即将饿死的邻家小孩挨家挨户募集口粮;逢年过节如何组织演出队伍;在听听鲍秀兰老人如何辛苦带大几个子女,如何跟随老伴四处打工漂泊,自家的家禽、家畜如何被她当做孩子一样养大。品一家人的生活,其实就要从他们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开始,真的很美妙!
儿媳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满口夸奖自己的公公、婆婆。老两口心甘情愿的像伺候贵宾一样的伺候着自己回家儿女。不是儿女不孝,也不是两位老人多傻,这就是持家的艺术。有人从另外一个角度评价过两位老人,被帮扶人委婉的打断了,重要吗?两位老人的晚年,不等待政府的救助,不依靠子女的资助,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快乐并幸福着。
帮扶人说,祝福两位老人身体健康,幸福每一天。欢迎大家到唐宝海老人家品尝家乡美食“苦荞饸饹”,味道就是不一样。
帮扶人第一次到他家入户,刚买的房子,院落破败的不堪入目,勉强在院外合影
合力制作家乡美食"苦荞饸饹",老头还能配上"科尔沁民歌"
电视台全程跟拍制作过程
美女主编亲自上手
不符合2017年低保评定条件,经过政策解答,就有了这样照片
邻居家的院子经主人同意,被二老种上玉米。耕地就像是艺术作品, 赤峰日报专题采访
接受内蒙古电视台《喜鹊踏枝》栏目组采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