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潇潇爱读书 优质情感领域创作者
1964年隆冬,南京灵谷寺,女人庄重地理了理衣角的褶皱,捏了捏衣兜里的纸条,便
从高塔一跃而下……“居然是她!?”当打开那张沾有她血迹的纸条,人们不禁发出
惊呼……
她是谁?为何选择以如此极端的方式了解自己?那张神秘的纸条又有什么令人不解的
疑问?
如果你也想知道答案,请和我一起走进中国考古学家曾昭燏的不凡人生——
1909年1月27日,湖南荷叶镇,世家大族曾国藩的胞弟迎来了第四代第一个女婴。
喜得千金,为保宝贝女儿健康长大,诸事皆宜,曾家父母特意请人为她占卜,为其取
名“昭燏”。
秉承在诗书传家的祖训,虽身为女儿身,曾昭燏从小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是当地有
名的才女。
不过20岁,便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外文系,后来又转为国文系。
本身就才华横溢,再加上大学中刻苦的学习,临近毕业时,她已经成为一个在文学、
书法、历史、考古、古文字学等方面皆有造诣的全才。
那时的她,花样年华,名满金陵。
若她愿意,世家公子还是军阀贵胄,都会踏破她家的门槛。
毕竟,美女时常有,才女不多见。
可她,却并不沉醉于小女儿的情怀,在那个女人以相夫教子作为归宿的年代,她却反
而更倾向做一个服务千万人的务实者。
“嫁了人,只能帮助一个家庭几个人,如果不嫁人,那就可以服务千万人。”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曾昭燏决定背井离乡,奔赴英国留学,学习田野考古。
这是一个几乎离经叛道的决定。
在她之前,从来没有一位中国女性把考古学作为自己的专业,更别提去国外攻读。
但是众人的非议,家人的反对,并不能改变她的决定。
靠着自己的坚持和执着,她终于争取到政府的留学津贴,奔赴国外完成自己的理想。
作为考古学的学生,曾昭燏不可避免的会去博物馆学习,她隔着透明的玻璃罩看到珍贵
的本该出现在中国的文物,心里万分刺痛,作为中国人,她内心气愤而又无可奈何。
却又正因为这样,她更加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以求好好地发展中国的考古事业,护
住属于中国的文物。
她没有辜负自己的努力,很快,便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
但是当众人为她举行硕士毕业的典礼时,她却直接拒绝了——
“祖国的人民正在浴血抗战,我何必去参加这种为个人荣耀的典礼!”
哪怕身在国外,她的心,她的情,都与祖国紧紧相依。
所以,她拒绝英国大学考古学的聘请,挥别了唾手可得的光明前景,在中国为困难、
最危机的时刻,依然选择回国。
1938年,她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隔年,便投身国家文物保护的事业中。
战火中,她出任中央博物馆专门设计委员,从南京到云南,数千里奔波,只为那些属
于中国人的国宝。
马龙遗址、佛顶甲乙二遗址、龙泉遗址……云南考古界的震惊世界的“苍河文化”,
便是她留给中国最宝贵的财富。
不仅如此,面对民族大义,她也从来旗帜鲜明。
当国宝文物即将赴台的消息传来,她第一个出言反对——“主持此事者,永为民族罪
人。”
在她的奔走呼吁下,很多文物才得以留在祖国的怀抱,其中就包括我们熟悉的后母戊
鼎。
1955年,46岁的她,成为了南京博物院的院长。
有人问及她的婚事,她只是淡淡一笑:“我早就嫁给博物馆了。”
一句玩笑话,却让人感慨万千,年轻时为国效力的理想,虽然经过岁月打磨,但她从
未忘记。
她的一生从未在意小情小爱,她守护着民族的历史遗迹、华夏的民族自信,这份爱,
比天空辽阔,比大海广博。
可时代的洪流席卷而来,那个她曾受益的家学渊源,却成了她蒙难的原罪——
无休止的责难,日复一日的检讨,莫须有的罪名,信仰的颠覆,那个曾经心有理想,
眼中有关的女子黯淡、萎靡了。
她曾那么努力地证明自己的清白,一封封地写信,一句句的剖白,但是没用,没人在
意,没人关心。
她是坚强的,从事考古专业,她不怕身体的劳苦,却崩溃于尊严与骄傲的毁灭。
二哥死了,侄儿毁了,老师也驾鹤西去,这一切的一切,都成了压倒曾昭燏的最后一
根稻草。
1964年,她因为患上抑郁症而住进南京丁山疗养院。
可她明白,自己早已药石无医。
骄傲了一生,硬净了一世,她只求体面的离开。
那天,她将自己收拾得一丝不苟,又给载她来灵谷寺的司机买了苹果,并嘱咐让司机
在原地等她,却再也没能回来。
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平静地望着她曾用青春守护过的南京城,轻轻地笑了,随即,从
高塔跃下,化作天边那抹最伤感的落红……
她的衣兜里,只有一句遗言:“我的死,与司机无关!”
哪怕全世界都侮辱、折损、甚至觊觎她的生命,她却不忘给这个世界留给一份最后的
善意。
哪怕身后事已经无力顾及,她也不愿拖累一个无辜之人!
国难当头毅然回国,为事业终身不嫁,却于55岁跳塔自杀,那个最有才情学识的女
子,终究抗不下历史的黑暗,独自走在迷雾中,再也没有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