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薛祥出席第二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
习近平回信勉励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
李强出席这一开幕式,释放重要信号
全国人大代表张伯礼:让古老的中医药...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最新通报!8人被...
张伯礼:“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疗...
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营造有利法治条件...
爱国主义教育法表决通过,自明年元旦...
中方办宴,普京与中方高层并排入场,...
习近平致欧美同学会成立110周年的...
自贸试验区十年建设驱动高水平对外开...
  >>  

联系我们:
《法制新闻联播网》由“一带一路法律专家委员会”“法治政府建设研究中心”主管。由《法制新闻联播网》编委会主办。由国源智库国际战略发展研究中心联办。
本网编委会,是由国家部委领导和公检法系统专家,新闻媒体行业资深人士组成。
本网以立足政法,宣传法制。弘扬正气,鞭挞丑恶。
开阔视野,警策人生。刊登各类法学理论,探索依法治国。本网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政法,纪检,监察,律协等相关部门协作;新闻信息互传联动。
办公地址:北京西城区月坛北小街13号院
投稿邮箱:f z l b w l @163.com

 

本网站声明
本网信息员闫海生,编号为:fzxwbwoo16号,采编证丢失,特此声明公告作废。
《法制新闻联播网》编委会
 2019年6月1日

 

当前位置  >> 首页 >> 
 
秋季养生必吃的水果,被称为“天然矿泉水”,润肺清燥,止咳化痰
 发布时间:2018/10/17 浏览次数:1116

来源:秘方养生

       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入秋已经有一段时间,在秋季的水果中,有这样一种人见人爱的“小家伙”,你一定不想错过,它就是—梨。梨是很多人喜爱的水果,它不但鲜嫩多汁,并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和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吃梨正当时,干燥的天气就是需要水份的滋润,多吃梨好处倍儿多,不怕皮肤干燥,每天都水嫩嫩的哟。我们都知道梨是有很好的功效,很多人也喜欢吃梨,它是秋季养生必吃的水果,被称为“天然矿泉水”,润肺清燥,止咳化痰。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在秋季吃梨有什么好处吧。

梨子营养非常丰富,水分充足。每100克鲜梨中,含脂肪0.1克,糖9克,蛋白质0.1克,磷6毫克,维生素C4毫克,铁0.2毫克,无机盐钙 5毫克,硫胺素0.02毫克,还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脂肪、胡罗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苹果酸等,这些都是人体必需的物质。100克果肉的产热量为 37千卡,比同量的其他瓜果热量都高。梨不但能生吃,还可熟吃,味道别具一格。

       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特别适合秋天食用。《本草纲目》记载,梨者,利也,其性下行流利。它药用能治风热、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毒。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梨确有润肺清燥、止咳化痰、养血生肌的作用。因此对急性气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出现咽喉干、痒、痛、音哑、痰稠、便秘、尿赤均有良效。因其鲜嫩多汁、酸甜适口,梨又被称为“天然矿泉水”。

       梨汁富含膳食纤维,是最好的肠胃“清洁工”。饭馆里的饭菜大都以“味”取胜,食物多油腻或辛辣,吃后容易诱发便秘。而饭后喝杯梨汁,能促进肠蠕动,使积存在体内的有害物质大量排出,避免便秘。梨含有较多糖类和多种维生素,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特别适合饮酒人士。

        梨具有降低血压、养阴清热的功效。患高血压、心脏病、肝炎、肝硬化的病人,经常吃梨大有益处。梨有助于肾脏排泄尿酸和预防痛风、风湿病和关节炎。另外,患有维生素缺乏的人也可多吃梨。因为贫血而显得苍白的人,多吃梨可以让你脸色红润。梨还可以净化肾脏,清洁肠道。对于甲状腺肿大的患者,梨所富含的碘能有一定的疗效。

       除了梨肉以外,梨的其他部分也具有多种作用。比如梨子的果皮具有清心、润肺、降火、生津、滋肾、补阴的功效;梨树的根、枝叶、花也同样具有有润肺、消痰清热、解毒的功效;梨的籽含有木质素,是一种不可溶纤维,但能在肠中溶解,形成一种像胶质一样的薄膜,在肠中能与胆固醇结合,并帮助人体排除一部分胆固醇。

       据调查,多吃梨的人远比不吃或少吃梨的人感冒机率要低,所以有科学家和医师把梨称为“全方位的健康水果”或“全科医生”。由于现在空气污染比较严重,而梨具有改善呼吸系统和肺功能,有润肺的功效,可以降低肺部受空气中的灰尘和烟尘的影响。秋天坚持每日吃1-2个梨,不仅可以清热、安神、对秋燥有独特功效,而且对高血压、失眠多梦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梨含糖量高,糖尿病者慎吃。梨含果酸多,不宜与碱性药同用,如氨茶碱、小苏打等。梨不应与螃蟹同吃,以防引起腹泻。梨性偏寒助湿,多吃会伤脾胃,故脾胃虚寒、畏冷食者应少吃。梨含果酸较多,胃酸多者,不可多食。梨有利尿作用,夜尿频者睡前少吃梨。血虚、畏寒、腹泻、痰多的患者不可多吃梨,并且最好煮熟再吃,以防湿寒症状加重。

 
人民网 |  中国网 |  新华网 |  中国新闻网 |  新京报 |  中国法学会网 |  中国政法大学网 |  民主与法制网 |  最高检察院网 |  最高法院网 |  公安部网 |  司法部网 |  国务院法制办网 |  国家新闻办网 |  中央宣传部网 |  中国网 |  中央台央视网 |  光明日报 |  经济日报 |  人民法治 |  记者观察 |  中国反腐法治网 |  北京天一堂医药科技研究院 | 

关于本站 - 广告刊例 - 战略合作 - 区域代理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法制新闻联播网 
主管单位:法治政府建设研究中心   一带一路法律专家委员会   主办单位:法制新闻联播网编委会  京公网安备1101110212025号

版权所有:北京五湖四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法制新闻联播网   投稿邮箱:
fzlbwl@163.com   地址:北京朝阳区西大望路合生财富广场写字楼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