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廖红麟 通讯员 龚俊平
2022年7月28日是第十二个“世界肝炎日”,今年宣传的重点是“积极
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意在强化政府、部门、社会、个人
“四方责任”,引导公众树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健康理念,
明确检测是知晓丙肝病毒感染的唯一途径,倡导通过检测知晓感
染状况,进而采取治疗和预防措施,为助力全球2030年消除病毒
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目标、全面推进健康江西建设做出贡献。
2022年1月,省卫生健康委等9个厅局联合印发了《江西省消
除丙型肝炎公共卫生危害行动实施方案(2021-2030年)》,
目标是全面落实丙肝防治措施和保障措施,最大限度遏制新
发感染,有效发现和治愈患者,显著减少丙肝导致的肝癌和
肝硬化死亡,切实减轻疾病负担,消除丙肝公共卫生危害。
1、什么是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是一种由丙肝病毒(英文缩写HCV)引
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一般按病程分为急性丙肝和慢
性丙肝,约75%-85%的急性丙肝会转为慢性,如不及时治疗,
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对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
目前为止,全世界仍无可有效预防丙肝的疫苗,但丙肝经过规
范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2、丙肝的流行情况怎样?
丙肝呈全球性流行态势,我国估计现有丙肝感染者约760万,每
年发现并报告病例约20万例。既往感染的丙肝患者已形成庞大
的“病毒库”,传染源在人群中广泛存在。静脉吸毒人群中丙肝感
染尤为严重,在某些地区因静脉注射毒品导致的丙肝病毒传播
占60%-90%。
3、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哪些?
丙肝病毒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等途径传播。血液传播是丙
肝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共用注射器吸毒、输入未经严格检测的
血液或血制品,使用被丙肝病毒污染的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
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窥镜、介入性操作、针刺、
纹身、扎耳孔、美甲、共用牙刷或剃须刀等,都可能传播丙
肝。与丙肝病毒感染者进行没有保护的性行为或多性伴感染的
危险性更高。感染丙肝病毒的孕妇有可能将病毒传给新生儿。
丙肝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弱,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丙
肝。共用餐饮具、卧具、马桶、游泳池、浴池等公共设施,
咳嗽、打喷嚏,蚊虫叮咬等不会传播丙肝病毒。
4、丙肝可以预防吗?
掌握预防知识,不吸毒、不乱性,做好自身防护,培养健康生
活方式才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每次
性行为都应该选择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并全程使用;不到消毒情
况不明的小诊所、美容店进行侵袭性诊疗、美容等;不共用牙
刷、剃须刀;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进行穿破皮肤时保证
用具经过严格消毒;远离毒品,不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避免
母婴传播,孕妇早筛查、早诊断可大大降低胎儿感染的可能。
5、如何发现自己是否感染丙肝?
主动咨询检测,早期诊断是丙肝防控的重中之重。丙肝起病隐
匿,人感染后大都长时间无明显症状,但病毒对肝脏细胞的破
坏却一直持续着,丙肝因此得名“沉默的杀手”。丙肝高危人群
应主动到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咨询和丙
肝抗体检测。如果抗体呈阳性,进一步进行丙肝病毒核酸检
测,以明确是否罹患丙肝。
6、感染了丙肝病毒后怎么办?
一旦感染了丙肝病毒,不必过于紧张。通过规范性药物治疗就
可清除丙肝病毒,且治愈率高达99%以上,疗程最短为8周。
临床数据显示,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是目前治疗丙肝病毒
最有效的药物;目前,我省已将三种重要的抗病毒治疗药物纳
入了居民医保目录,分别是艾尔巴韦格拉瑞韦(择必达)、来
迪派韦索磷布韦(夏帆宁)、索磷布韦维帕他韦(丙通沙)。
及早治愈,就可以避免由慢性丙肝进展为肝硬化及肝癌。
7、治疗丙肝有哪些注意事项?
丙肝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治疗需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
累,吃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切忌饮酒包括各种酒类
饮品。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肝功能、血常规、丙肝病毒
核酸检查。在开始治疗时、治疗第4周、治疗结束时及结束
后12或24周检测血浆中丙肝病毒核酸数量,了解治疗效果,
以决定疗程的长短。丙肝的治疗疗程一般为12-24周,最短
8周。
8、丙肝患者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丙肝患者及其家属,他们享有的婚
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丙肝患者在得知感染情况后,不得以任何方式故意传播丙肝
病毒;故意传播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今年我省在消除丙肝方面有哪些措施?
落实注射吸毒人群戒毒药物维持治疗、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等
措施,在易感染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危险行为等重点人群中推
广使用安全套,依法加强对美容医疗机构的监督执法,通过综
合干预,阻断疾病传播。进一步加强院内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和
职业暴露防护意识,严格落实预防医源性传播。
加大检测力度,对丙肝病毒高危人群实施应检尽检。根据知情
自愿的原则,做好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人员、艾滋病患者及其配
偶或性伴、丙肝患者配偶或性伴的丙肝抗体检测。实施大众人
群愿检尽检,鼓励将丙肝抗体检测纳入健康体检和婚前医学检
查,发现抗体阳性者实施核酸检测全覆盖。建立定点医疗服务
模式,动员丙肝患者接受规范抗病毒治疗。为丙肝患者及家属
提供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临床治愈
率。
10、关于丙肝患者的医保政策有哪些?
积极推动国家医保谈判药品政策落地。为减轻患者治疗经济负
担,探索按病种付费等多元复合支付方式改革。积极落实基本
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政策,防范丙肝
致病返贫风险。对因病导致基本生活困难且符合条件的患者纳
入社会救助。加强抗病毒治疗药品供给,支持患者持外配处方
在相应医保定点零售药店结算和配药。
备注:廖红麟(法制新闻联播网编委、新法制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