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赤峰新惠9月11日专电(记者李富)你可曾听说过去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敖润苏莫?枯燥的黄沙漫无边际,交错的沙丘连绵起伏,“沙飞朝似幕,云起夜疑城”,阴郁顿挫的诗句中,满是对沙漠的无助与恐惧。
你可到过今天的敖润苏莫?树木葱茏,水草摇曳,沙净天碧。一代代人齐心协力薪火相传,让沙漠变绿洲,戈壁起麦浪,辖区内的各族儿女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的指引下,坚持生态优先原则,立足可持续发展,粒粒黄沙正嬗变成颗颗“金豆豆”。
锐意进取的敖润苏莫正厚积薄发。作为传统牧区,这里的群众过惯了放牧生活,植被得不到休养,生态环境难以承受养殖规模的扩大。为此,苏木党委、政府“以水定粮、以草定畜、种养结合”引导牧民群众科学发展,坚持牲畜舍饲禁牧管理,牛羊入舍,草长粮丰。荒沙再不能造次,群众产业进一步发展,传统养殖业焕发勃勃生机。牧民起初很不理解舍饲禁牧,总想着都不让放牧了还怎么扩大规模,经过专家的指导,发现舍饲喂养不仅节约养殖成本,还能缩短养殖周期,现在每年育肥牛羊的收入都是稳步增加。
处在科尔沁沙地的敖润苏莫沙地资源丰富,流动沙丘近8万亩,为有效固定沙丘,敖润苏莫苏木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采取集中大会战、嘎查联动会战、季节性会战的形式,以扦插黄柳、栽植柠条、平茬抚育等措施,一小块一小块地治理,一个山坡一个山坡地围攻,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封沙育林、荒山造林工程,累计完成各类造林23.6万亩。一片片沙漠由黄变绿,一个个沙坑绿树成荫,沙丘就此安家落户,随着林下林禽经济日益兴起,群众产业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展,农牧民也依靠生态环境吃上了“生态饭”。
敖润苏莫苏木利用荒沙开展招商引资,总投资7亿元占地7000亩的15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通过光伏组件布置和草方格固沙,建立防风阻沙林带,减少地面水分蒸发,促进植被生长,有效改善辖区生态环境的同时产生经济效益,可谓一举双得。现在,光伏列阵犹如一排排士兵,守卫着塞外草原。
数十年艰苦卓绝向沙地宣战,与沙漠共存,敖润苏莫苏木的片片荒沙变成了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主战场,粒粒黄沙衔真金,牧区各族儿女正携手奔赴美好未来
图为:9月11日,在敖汉旗敖润苏莫苏木拍摄的15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李富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