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回信勉励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
李强出席这一开幕式,释放重要信号
全国人大代表张伯礼:让古老的中医药...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最新通报!8人被...
张伯礼:“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疗...
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营造有利法治条件...
爱国主义教育法表决通过,自明年元旦...
中方办宴,普京与中方高层并排入场,...
习近平致欧美同学会成立110周年的...
自贸试验区十年建设驱动高水平对外开...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
  >>  

联系我们:
《法制新闻联播网》由“一带一路法律专家委员会”“法治政府建设研究中心”主管。由《法制新闻联播网》编委会主办。由国源智库国际战略发展研究中心联办。
本网编委会,是由国家部委领导和公检法系统专家,新闻媒体行业资深人士组成。
本网以立足政法,宣传法制。弘扬正气,鞭挞丑恶。
开阔视野,警策人生。刊登各类法学理论,探索依法治国。本网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政法,纪检,监察,律协等相关部门协作;新闻信息互传联动。
办公地址:北京西城区月坛北小街13号院
投稿邮箱:f z l b w l @163.com

 

本网站声明
本网信息员闫海生,编号为:fzxwbwoo16号,采编证丢失,特此声明公告作废。
《法制新闻联播网》编委会
 2019年6月1日

 

当前位置  >> 首页 >> 
 
“抗疫文学”:全景观照与热点聚焦的应激表达
 发布时间:2020/3/27 浏览次数:2375

作者:犁夫

  “在石头与鸡蛋的相碰中,作家就应站在鸡蛋的一旁。作家,不是压路机的同伙,而是照亮蝼蚁和草芥的夜灯。关注蝼蚁,关注草芥,关注那些不幸者的不幸,替他们发声,为他们代言,是作家不可推卸的责任。唯有如此,作家才能与良知同行,与道义牵手。”这是文艺评论家安黎近日在《“方方日记”之我见》中表达的观点。

  的确,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武汉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刻,我们的作家、诗人,是观望、等待,还是失语、哑言,还是投入到这场“没有旁观者的战斗”中?面对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作家和诗人几乎在第一时间,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个尖锐的问题:以笔“抗疫”,为生命摇旗呐喊,唱响生命的最强音!他们通过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杂文、小小说、音乐文学等多种体裁,围绕生命意义、个体经验、现实担当、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全景观照,并进行热点聚焦,举起文艺的大旗,吹响了抗争死神的“集结号”。

  这些作品,集中展示了人们在疫情面前的焦虑、疑问、求索、祈盼、展望,唤起大众的斗志、自信、坚强、互助、团结、抗争、理解、自律、忘我、逆行、高尚,这些作品或棱角分明,或情意绵绵,或慷慨悲歌,或平凡守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无论阴柔还是崇高,都用文学的笔触,缓解公众的恐慌与焦虑,解答众生询问,在叩问人生和生命的同时,鼓舞士气,讴歌“逆行者”的精神,弘扬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与此同时,还从另一个侧面,反思了人生,反思了我们的陋习和卑劣。

  应该说,由这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新冠肺炎疫情而一夜兴起的“抗疫文学”,用文学的方式凝聚了抗疫精神力量。正如文艺评论家李雪所说:“抗疫文学作品是命运主体书写,也聚焦书写命运群体,更是对社会文化、现实疫情的体验。”

  “抗疫文学”是突发疫情中出现的文学样式,它的笔触与疫情息息相关,关注着社会关注,触角深入到疫情的各个方面,并深入到人性、人生、社会、伦理、道德、心理的诸方面,高度契合的笔墨以应激样式,全景观照,对生与死这一极端命题的进行聚焦和反思,折射出五彩斑斓的人性。

  应激,是一个医学和心理学用语。它是指由危险的或出乎意料的外界情况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是决策心理活动中可能产生的一种心理因素。导致应激的刺激可以是躯体的、心理的和社会文化的诸因素。但是这些刺激通常不能直接地引起应激,在刺激与应激之间还存在着许多中介因素,诸如人体健康、个性特点、生活经验、应付能力、认知评价、信念以及所得社会支持的质与量等,均可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应激时,内脏器官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大脑中枢接受外界刺激后,信息传至下丘脑,分泌促肾上激素释放因子(CRF),然后又激发脑垂体分泌促肾上腺因子皮质激素,使身体处于充分动员的状态,心率、血压、体温、肌肉紧张度、代谢水平等都发生显著变化,从而增加机体活动力量,以应付紧急情况。

  可以说,“抗疫文学”的“应激”表达,就囊括了这些微妙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把社会和人的个体中的应激元素,全面地展示给了受众。

新时期“抗疫文学”高扬主旋律

  一场罕见的疫情,把每一个人都推到了前沿,在灾难面前,作家、作者和诗人,敢于担当,抒写了全民族团结“抗疫”、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实际行动和精神。这是“抗疫文学”的主旋律。

  “抗疫文学”抓住14亿人民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这一重大题材,中国广大作家和文学写作者在防控疫情、做好自己防护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文学样式,表达了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历史的担当,用鲜明生动的文学形象和诗歌意象,表达了文学重大疫情肆虐时刻的沉稳、作为、自信、斗志、安慰、帮助、向往、感恩、责任等,在冰冷的暗夜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用光与爱的力量,让人们看到春天的希望。

  发表在2月4日《松原日报》上的《逆行者,天使一样的慈心》,写出了成千上万的医护工作者奔赴疫区的悲壮:“应当在春天的路口,为他们立一块碑,写一篇碑文。碑身立在武汉,立在湖北,立在灵魂。一无反顾的背影,狠狠地下定了决心。父亲抑或是母亲,抑或是女儿、儿子。挥别了儿女和父母亲,在除夕的烟花里,向着黑暗逆行,飞蛾扑火般,冲锋陷阵。涅槃,在黑暗中战胜黑暗,在黑暗中坚定迎接黎明的信心。此时,地狱之火烧得最旺。此时,逆行者已经敲响了地狱之门。鬼魅的伎俩,狞笑成黑色的花朵。火堆里,爆响着哔哔啵啵的声音……逆行者,大胆而有耐心,圆睁的眼睛,闪耀着光芒,用爱标注爱的眼神。我不知道诀别的滋味,但逆行者却体验到了心口的疼痛,留下了生离死别的声音。这样的奔赴,当然关乎生死。这样的逆行,当然被泪光和泪光仰望为星辰。”这样的抒写和表达,给了“逆行者”以鼓舞,给了受众以自信。这些作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抗疫文学”唱响了“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主旋律。

关注人类文明和人性冷暖

  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顽强奋斗精神,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极大关注和对人民安危冷暖的深切关怀,这是创作的主流。3月2日,《人民日报》“大地”文学副刊“抗疫一线的故事”专栏,刊发了6000多字的报告文学作品《千里驰援》。《千里驰援》共分7个章节,以丰富详实的内容、真实感人的细节,描写了钟南山院士逆行而上、医疗队除夕之夜出征、接手武汉汉口医院并对隔离病区进行改造,以及广大医护人员抢救危重患者的生动事迹。文章发表后,被各大报刊纷纷转载,影响巨大,鼓舞了全国人民战胜疫情的斗志。

  关注人类文明,就是关注我们自己的命运,对生命的尊重,是人性最起码的善。这也成为作品的另一个视角。

  在疫情面前,如果我们袖手旁观,冷漠地对待一切,那我们就陷入了死地,在疫情面前,人性暴露无疑,卑劣与龌蹉,自私与狡诈,阴狠与毒辣,冷酷与无情,无耻与冷漠,都会一一表演出来。湖北省作协主席李修文说“灾难文学的唯一伦理,就是反思灾难”。在各地的疫情非常严重,湖北确诊的人数每天不断攀升的危情下,云南的彝良县的文联主席陈衍强,他写了一首《仰望天空》,他写道:“为防止武汉的疫情蔓延,我在云南彝良;不仅以驻村扶贫的理由,阻止了一个地上的湖北佬,来我家过年的想法;还像伊朗担心无人机一样,随时仰望天空,看是否有九头鸟飞过。”冷漠嘲笑,对湖北人遭受病毒的折磨,非但没有流露出半点的恻隐之心,还用恶意调侃的语言来岐视和侮辱,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唾弃,最后,他主动辞职和道歉。

  鼓舞人心的作品和冷漠无情的作品,形成鲜明的对比,孰好孰坏,自然泾渭分明,岐视和侮辱、嘲笑,受众不买账,人民不买账,会遭到历史的遗弃。

  “……迎接挑战,白衣天使勇赴国难;抗御瘟神,中华儿女负重前行。举国上下,众志成城。于是阵阵厮杀烈,滴滴血脉凝。大敌当前,钱财知本性;危机时刻,患难见真情。且看钟南山院士浩然正气,铁骨铮铮。一心向暖,坚守初衷。临危不惧,再度冲锋。耄耋之年不服老,初心之志救苍生。堪比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胜似老黄牛,不问收获,只知苦耕。院士李兰娟乃抗非典之功臣也。好与人乐善施仁,琴心剑胆;崇德敬业,义愤填膺。立足杏林而图问道,亲临险境为除蜈蚣。其良言一句,温暖三冬。夫医生彭银华,果断推迟婚约,毅然奔赴江城。救治伤员而殉职,方圆千里留大名。可赞烈士夏思思,舍小家为大家。输液测温用药,她万嘱咐;吸痰喂饭防疫,她千叮咛。宁可吃亏不放弃,最终染病而牺牲。其志不让须眉兮,严寒柏绿,雪里梅红。”这是诗人、作家、辞赋家傅永明在《白衣天使赋》中的句子,音韵和谐,声律优美,铿锵有力,感染力极强,读后让人激动不已,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建兰中学811班贾恒力写出了抗疫版《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刷机屏。不闻音乐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有所思,女亦有所忆。新冠毒魔肆,江城鏖战急。国难唤英雄,血书请长缨。莫能侍双亲,愿为国效力。东院备口罩,西院备药方,南院防护袍,北院呼吸器。削我垂丝发,脱我俊俏裳。感时花溅泪,恨别心依依。……松柏万年青,春樱三月艳。待到春花烂漫时,还乡花木兰,何需辨我是雌雄。”读罢,让人百感交集,为中华女子的豪情壮志所感染,国难当头,巾帼不让须眉!这些作品,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著”的本色担当。

参与者众多传播速度迅捷

  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49亿户,总数达到15.7亿户。也就是说,目前每个中国人平均拥有1.12张手机卡,全民已经进入移动通信时代了,更何况随着双卡双待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多人都拥有至少两张的手机卡,从而提升了整体的平均水准。有“互联网女皇”之称的玛丽·米克尔发布了2019年的互联网趋势报告,报告显示,全球互联网用户超38亿人,超过全球人口50%。其中亚太地区增长潜力巨大,中国占全球互联网用户总数21%,印度占12%。

  手机和互联网,成为这场“战疫”不可或缺的武器,也是新时期“抗疫文学”得以迅速发展和传播的重要渠道。从乡村到城市,从南方到北方,从国内到国外,手机和互联网,成为新时期“抗疫文学”的“千里眼”“顺风耳”“大舞台”,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解放军、医护工作者、学生,纷纷拿起手机,或借助互联网,参与到“抗疫文学”行列中来,写诗作赋,散文、小说、诗歌、报告文学、纪实、文学评论、杂文、音乐文学等等,几乎所有的文学样式,都参与进来,几乎所有爱好文学的人,都参与进来,既是创作者,又是阅读者,一股从未有过的文学洪流,滚滚而来,冲刷着灵魂,洗涤着思想,凝聚着力量,激发着全国的“抗疫”豪情,引导和教育人们,在灾难面前同舟共济、团结守望、同仇敌忾、克敌制胜。可以说,新时期“抗疫文学”参与者之众和传播速度之快、传播面积之广,是空前的,是前所未有的。

  举国上下奋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医护人员勇于担当战斗在第一线,解放军、志愿者紧急驰援,普通民众守望相助、传递爱心……为了鼓舞抗疫斗志,坚定抗疫信心,各家报刊、杂志、网络平台纷纷发布征稿启事,向作家和网友发出邀约,鼓励大家用手中的笔,记录这场防疫狙击战中值得铭记的时刻,一起为这场生命健康保卫战助力。这些征文征稿究竟多到多少,真的很难统计。仅以广东省为例,2020年1月31日,广东省作家协会发出了《以笔为援 抗击疫情——致全省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倡议书》,号召全省广大文学工作者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将文学作品当作凝聚力量的旗帜与催人奋进的号角,凝聚起血脉相连、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倡议书》一经发出,应者云集。广东小小说作家就开始构思写作“抗疫小小说”了,省作协的号召,更像是点起了一把火。当征集作品的信息在微信群里公布后,一篇篇作品便如雪片般飞来。学会班子成员带头写作,会长申平写了《一条狗的思念》《隐形病毒》,副会长韦名写了《寻找杜亮》、李济超写了《逆行》,吕啸天写了《除夕的新衣》,名誉副会长海华、荣笑雨以及其他成员王溱、陈振昌、朱红娜、陈树茂、石磊、林永炼、刘帆等,也都争先恐后发来自己的作品。省学会名誉会长贺妙忠,是广东华通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结合自身企业遇到的复工难问题,创作了小小说《复工记》,受到读者一致好评。2月13日,当广东省小小说学会微信平台推出第一期“抗疫小小说”之后,立即立即引燃微信群,刷爆朋友圈,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读者纷纷转发留言。“抗疫小小说”便以每两天一期的速度,一期接一期地推出。这些作品辑,制作精美,图文并茂,不但有全省各地作品综合版,还有梅州、佛山、惠州、东莞、潮州、广州等地的作品专辑,先后共推出12期,发表“抗疫小小说”作品97篇。这些小小说,从不同的角度,热情讴歌了前线医护人员、科技工作者及各条战线涌现出的先进人物的崇高精神,讲述了许许多多催人泪下的故事。广东作家网每期必转,形成新一轮冲击波。“抗疫小小说”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后,《羊城晚报》《中山日报》《惠州日报》《潮州日报》等报刊先后转发了申平、韦名、李济超、贺妙忠、陈振昌、朱红娜、海华、李艳、郑自松等多人的作品。广东省作协机关报《广东文坛》和深圳《宝安日报·打工文学》还推出了其中的作品精选专版,《羊城晚报·惠州文脉》,为惠州小小说作家推出了“当疫情发生时”小小说专版。“抗疫小小说”飘红网络,成为广东文坛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互联网和手机,拉近了地域之间的距离。以塞外内蒙古为例,内蒙古虽在中国的北疆,但在这场“战疫”里,冲锋在前,以蒙古马的精神,援鄂抗击疫情。《内蒙古日报》以及各盟市的报刊,纷纷推出专版和专刊,以文艺的形式,助力这场生命健康保卫战。2月27日、3月2日和3月5日,连续推出“抗疫文学”专题和专版,刊登诗文,并发出“蒙古马精神”征文,为“抗疫”的最后胜利呐喊助威。担任过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的连辑欣然提笔,抒写了《向逆行武汉的医务工作者致敬(组诗)》:“通衢千载一时孤,病毒和尘锁百湖。黔首无防成众的,白衣当甲做征夫。单拳紧握如山令,双手高悬济世壶。逆取龟蛇何所惧,昆仑十亿尽神荼!”“天使从来不是仙,悲心患患把肠牵。高阶盛柏由毫末,大庙箫韶起细弦。旭日香囊安岁俸,夕阳梨枣对炊烟。千寻广厦凭基土,四万白医坤与乾。”礼赞忠诚的白衣天使,诗意盎然,动人动情。《赤峰日报》《红山晚报》《通辽日报》等,竞相开辟文学专刊,刊登作品,鼓舞士气。

新时期“抗疫文学”的问题与思考

  在这样的突发事件里,让文学“精耕细作”,篇篇精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直白、简单、生硬、煽情、矫情、自我、滥情、伤悲等等,都是不容回避的问题。大河上下,滔滔的流水里,难免有泥沙,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如何总结、引导和纠正,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新时期“抗疫文学”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表达自我,既要迅捷,又要艺术,在这些矛盾里,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总结,找到问题的症结,然后加以解决。这是我们必须要坚持和面对的。

  晦涩难懂的诗,不受欢迎;但,直白无味的诗,同样也会遭到唾弃。煽情或矫情的散文,让人感到虚无实际,自我、滥情、伤悲的文章,同样让人不忍猝读。小说同样如此,不认真研究“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写人物情节和细节,塑造的人物依旧是“假大空”。杂文和其它文体,也是这个道理,作家、作者、诗人要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去观察,去体验,去发现,去提炼,去塑造,只有这样,才会写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生活成为底色,思想内在支撑,真情切近传达,构思精到艺术,这样的作品才会有更大的影响力与生命力。


犁夫创作简历

 犁夫,真名李富,1963年10月1日出生,1987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学位,系中外散文诗学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新华社签约摄影师,赤峰市旅游摄影协会理事,赤峰日报社记者。著有散文集《我阅读草原》和诗集《父亲》。《中国首部旱作农业诗典》,即将出版发行。

 犁夫先后在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十月》《散文》《草原》《青年文摘》《微型小说选刊》《小说月报》《小小说选刊》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美国《侨报》等国内外800多家媒体上发表作品,尤其是215首同题独颂诗《父亲》,连续在中国诗歌网上发表,轰动诗坛。多次受到国家、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表彰和奖励。


编辑:高菁

责编:于民

 
人民网 |  中国网 |  新华网 |  中国新闻网 |  新京报 |  中国法学会网 |  中国政法大学网 |  民主与法制网 |  最高检察院网 |  最高法院网 |  公安部网 |  司法部网 |  国务院法制办网 |  国家新闻办网 |  中央宣传部网 |  中国网 |  中央台央视网 |  光明日报 |  经济日报 |  人民法治 |  记者观察 |  中国反腐法治网 |  北京天一堂医药科技研究院 | 

关于本站 - 广告刊例 - 战略合作 - 区域代理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法制新闻联播网 
主管单位:法治政府建设研究中心   一带一路法律专家委员会   主办单位:法制新闻联播网编委会  京公网安备1101110212025号

版权所有:北京五湖四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法制新闻联播网   投稿邮箱:
fzlbwl@163.com   地址:北京朝阳区西大望路合生财富广场写字楼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