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廖红麟 通讯员饶志云
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引起的一种后天性人类免疫缺陷
综合症。艾滋病已对人类的健康和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艾
滋病是一种最令人担忧恐慌的传染病之一,这主要是由于大部
分人缺乏艾滋病相关知识而造成盲目恐慌,而这进一步加剧了
一些患者备受冷淡、歧视,甚至众叛亲离。这不仅不利于艾滋
病患者治疗,也不利于艾滋病预防和控制。所以,目前艾滋病
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艾滋病认识的几
个误区:
1、艾滋病是一种极少见的疾病,艾滋病离普通人很遥
远,一般生活中极少接触到艾滋病患者。
你觉得你身边有艾滋病病人吗?你觉得艾滋病病毒离你远吗?多
数人的回答:“应该没有吧”“很遥远”。其实,艾滋病也是一种较
为常见的疾病,截2020年,我国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约
104.5万。艾滋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2、艾滋病只会发生在那些“边缘”人群,比如吸毒者、嫖
客等。
随着艾滋病流行病学的变化,艾滋病影响的人群在不断扩大,
艾滋病影响的高危人群的概念在发生变化。已经发现艾滋病
患者中不乏有儿童、普通家庭妇女、农民、高级知识分子、
大学生等。
3、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必死无疑?
普通民众对艾滋病缺乏相应的知识,很多人仍误认为感染艾滋病
病毒后,不久就会死亡,不少人不但不治疗,还自暴自弃,于是加
速了死亡。自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问世后,人类对艾滋病的认识
达成共识:艾滋病是一种可以治疗,但目前尚不能完全治愈的慢性
疾病。
4、人们认为与艾滋病患者日常接触会传染艾滋病。
人们常误认为艾滋病是不治之症,对其传播方式又有误解,因
而害怕与艾滋病患者接触。 不少医务人员都不能正确认识HIV
的传播途径,很多患者在准备手术治疗时因HIV抗体阳性而被
终止手术,要求患者转院。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一起进
餐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一般医师为艾滋病患
者进行诊治时,无需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
5、如果发生意外的暴露,就只能听天由命。
发生艾滋病病毒暴露,经专业机构评估、检测后,72小时内越
早服用预防药物越好,坚持服用28天不间断,这样能有效降低艾
滋病病毒感染的风险。
备注:廖红麟(法制新闻联播网编委、新法治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