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乌日力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新开地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建社会治理季例会制度,通过会前深入“挖”、会上协同“连”、会后强支“撑”的方式,为基层治理搭建“连心桥”,不断完善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会前深入“挖”,搭建摸排“连心桥”。新开地乡紧密结合辖区实际,采取日常排查与集中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动员综治协管员、网格员等基层力量进行全方位、无死角开展矛盾纠纷隐患兜底排查6次,及时收集引发矛盾纠纷的苗头性、倾向性、预警性信息,准确把握各类矛盾纠纷动态和重点人员动向,建立详细台账,进行分类预警,确保底数清晰、情况明了,通过摸清矛盾纠纷基本情况,掌握普遍性矛盾和个性化矛盾基本特征,从中深挖化解纠纷的“小切口”,以点带面,统筹发展基层治理工作大格局,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实的基础。

会上协同“连”,搭建合作“连心桥”。党委政府每季度召集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法庭、各村(社区)召开社会治理季例会,集中分析研判在项目推进、产业发展等过程中容易产生的矛盾纠纷,在社区矫正人员、信访重点人员、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员方面存在的问题,研判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纠纷、房屋宅基地纠纷、山林土地纠纷等各项纠纷处理情况,通报每季度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开展推进情况,对上季度村级不能及时化解的矛盾纠纷隐患重新分析研判,分流至乡级相关站所办进行案件到人跟踪督办。将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法庭、村委会等各方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全方位的协作网络,从而有效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工作协同,共同推动矛盾纠纷的解决,切实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产生。例会制度实施以来,台账登记案件 12 件,自行化解件 8 件,正在分流化解件 4 件。

会后强支“撑”,搭建宣传“连心桥”。坚持以《新开地乡“半日驻村”工作制度》为抓手,积极构建乡村两级联动责任体系,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法律明白人等队伍先锋模范作用,对化解案件跟踪回访6次,确保案结事了人和,定期组织乡村两级干部下村入户宣传法律法规知识活动6场次,发放宣传材料2500余份,常态化开展巡查走访12次,及时发现问题线索,推动矛盾就地化解。从而深耕基层法治沃土,把“法言法语”转化成“乡音土话”,推动法治宣传教育更加贴近群众生活、走进群众心里,增强群众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引导群众以合法的方式和途径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从源头减少风险隐患的发生。
信息提供:邢成
|